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上海申养:混合所有制实践样本 助解城市养老难题
2018-08-03
字体:
大
中
|
阅读:423
|
2018年6月,居家养老模式成为了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养老辅具及康复医疗博览会的热点,老年人在家就可以享受专业护理上门服务。上海申养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的“申养家护”,便是居家养老的新生力军,老人申请长期护理保险后,医保基金统筹支付高达90%,自付只需10%费用,大大减轻居家养老经济压力。
“申养家护”推出是基于上海养老领域的新举措:2018年1月1日起,长期护理保险已在上海市全面开展试点工作。实际上,上海已经成为我国老龄化问题最突出的城市之一。据相关统计,60周岁以上户籍老人已超总人口的三成,养老成本高、资源少,使得城市养老成为难题。
上海正在探索城市养老的创新路径。由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万科、上海中医药大学共同成立的上海申养,将通过混合所有制,寻找破解城市养老困境的有效方法。这也是万科在升级“城乡建设与生活服务商”的过程中,在养老领域的实践。
全品类覆盖全龄段养老需求
我国老年人口庞大、情况各不相同。依靠单一的养老模式难以为继,老年人应根据年龄和身体情况“定制”服务。上海申养拥有申养家护、社区养老、照护机构、长者公寓和护理医院等五大体系,形成了全封闭产业链,涵盖养老的所有形态,成为全国养老领域为数不多、品类齐全的养老企业。
滨江澜悦
川北智汇坊
位于“望年荟”第5层的申养食坊
“从某种角度来看,照护机构和社区养老机构属于同一脉络,其护理级别与老年人身体发展趋势相对应。老年人可以很方便地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服务。”上海申养总经理严栋表示。上海申养目前正运营两家“澜悦”长者公寓,两家“望年荟”照护机构。长者公寓主要面向自理型老年人,集日间照料、养老公寓于一体,为入住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医疗和精神文化需求的一站式养老服务。照护机构有所不同,主要面向半护理、全护理及轻中度失智老年人,机构内配备内驻医生、护士、康复治疗师,可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支持和康复治疗。针对老年人的重度护理需求,康复医院将补上这一环。2018年9月,上海申养首家康复医院将在闵行浦江镇开业,预计提供逾两百张床位。
虹梅智汇坊—医生义诊活动
此外,上海申养已经成功运营十余家“智汇坊”社区养老机构,集中分布于中心城区。“智汇坊”是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以资源嵌入、功能嵌入和多元运作方式嵌入为理念,通过竞争机制在社区内嵌入市场化运营的养老方式,整合周边养老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就近养老服务。
面向普罗大众,社区养老具有特殊意义。严栋认为,根据我国“9073”养老模式,90%的老年人通过自我照料和社会化服务实现居家养老,7%的老年人通过社区组织提供的各种专业化养老服务实现社区养老,因此社会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社区中发展“嵌入式”养老机构,是申养深耕上海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作为一家企业公民积极响应政府“补短板”,发挥社会责任的题中之意。养老服务的“触角”还要深入千家万户。刚刚推出的“申养家护”是养老服务产业链的进一步延伸。依托“智汇坊”专业护理人员资源,为居家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
上海申养成立于2015年底,不到三年时间就进入快速发展时期。预计今年底将在上海落点超过30个养老项目,运营床位超过2000个,辐射居家养老人群超过1万户。
产品线标准化设计和服务
无论走进上海申养的哪一家“澜悦”长者公寓、“望年荟”照护机构或是“智汇坊”社区养老机构,很难看到传统养老院的痕迹。
位于安亭新镇的“澜悦”长者公寓,室内设计如精装商品房,房间宽敞明亮,随处可见的细节适老设计:紧急呼叫按钮、红外探测仪、助浴凳、扶手,提醒参观者:这是一家老年公寓。镇坪路的“望年荟”照护机构有书吧、书画教室、棋牌坊等。徐汇区漕河泾的“智汇坊”室内设计色彩明快,一楼专门辟出烘焙坊、读书室和城市客厅等公共空间,向社区全体居民开放。各式各样的娱乐活动、专家学者讲座,已经成为每家“智汇坊”一大运营特色。
“‘去老化’是上海申养产品的一大亮点。”严栋表示,公司从成立之初定位就很清晰。“申养”也叫作“SO YOUNG”——“你是如此年轻”。这样的英文名别有深意:“作为一家养老服务运营商,我们认为老年是人生新阶段的开启,这一阶段的人群同样有丰富多彩的生活值得体验,这是一种值得倡导的生活理念。”因此,每一条产品线都充分考虑到老人的健康需求与精神需求,让晚年不止拥有生命的尊严,更有生命的活力与激情,以及越活越年轻的良好心态。
越来越多的年轻血液正注入上海申养的养老产业链,以便带动老年人活力。200多名员工中超过一半是35岁以下的青年人。上海申养还创新模式,在养老机构中植入面向志愿者的青年公寓。镇坪路“望年荟”照护机构其中一层楼被打造为志愿者公寓,以低于市场价的租金吸引志愿参与养老事业的年轻人,还倡导用养老服务抵扣部分租金。
古美智汇坊—重阳节交大万科俱乐部志愿服务活动
城花智汇坊—2017年中秋节上海交通大学留学生进行为老志愿服务
同一产品线中打造出多种鲜明的设计风格,丰富老年人的入住选择。比如,位于上海南码头的滨江澜悦,装修设计海派风格,充满老上海风情;安亭澜悦是新中式风格,现代简约。另一方面,细节设计和服务保持着同等质量——因为一套用于精细管理的统一体系已经形成。
上海申养于2017年发布了四大产品线的标准化设计和服务体系,成为养老业态快速复制推广的基础。翻开厚厚一沓的标准化设计手册,就能感受到管理的精细水平:每一个扶手、每一块瓷砖,都有明确的色彩、尺寸规定,安装部位也进行标注。每一位入职的护理人员也要接受专业培训,统一的服务体系中甚至明确规定了为老年人刷牙、更换衣裤的详细流程。严格品控体系将确保服务质量,如定期的质量运营检查、一年两次的客户满意度调查,结合市场趋势和人群需求,每年对设计和服务体系进行更新。
混合所有制打造养老服务优势
上海老年人主要集中在中心城区。据了解,上海申养的养老机构主要分布在上述区域。定位为“面向大众的品质医养服务”,服务价格在市场中属于中档水平,“望年荟”照护机构、“智汇坊”社区养老机构的每月主力价格约4000元至6000元,一个普通家庭完全可以负担。资源集中、价格实惠,是上海申养混合所有制体制成效集中凸显的结果。
上海申养三大股东分别来自——上海地产集团、上海万科,以及上海中医药大学,完全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这是国内养老领域首个混合所有制试点。
该种模式首先解决了目前市场化养老企业“项目获取困难”“资金短缺”的困境。依托上海地产的存量资产资源,申养以轻资产运作模式,对中心城区的存量资产进行改造,实现了养老项目的快速实施落地。上海万科成熟化的市场运营团队及经验,助力申养在经营模式上始终无缝对接市场需求,从产品打造、服务体系等多方面,充分贴近长者的实际需求。上海中医药大学科研、教学资源以及下属知名的医疗资源,为促进医养结合和提升老人健康度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基于混合所有制的资源优势,申养的合作模式呈多元化特征,主要包括承租经营、委托管理、政企合作三类合作模式。目前广泛开启的政企合作、委托管理模式,使申养为政府提供定位、方案、施工、运营等全流程解决方案,并组织实施;或者受政府委托,对已建成的养老项目运营管理。
【案例篇】
“智汇坊”:在家门口就能养老
2017年10月,川北智汇坊正式落户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开业之初就迎来10位老人入住,一位四川北路街道老居民蒋爷爷介绍,他之所以选择入住,一方面是因为行动有不便需要照护,更重要的是就在家门口,方便子女每天来看望。
川北智汇坊共设有18张长者照护床位、20个日托席位,提供短期照护、喘息照护和日托服务等体系化的专业为老服务,以缓解家属照护压力。每位入住老人床头挂着一块提示板,记录着老人的身体情况、习惯爱好。护理人员介绍,提示板提醒着护工和管理员为每位老人提供个性化服务,这也是每一家智汇坊的标配。
随意走入一家智汇坊,都能感受到不同于传统养老院的活力。曲阳街道的智汇坊约300平方米,不大的面积却充满人气。前来咨询的、参加活动的居民络绎不绝;几十平方米的小厅内经常有志愿者活动,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鼓励长者走出房间,积极交流,参加棋牌、书画、手工、合唱等课程。
包括川北和曲阳智汇坊在内,上海申养运营的智汇坊已经多达十几家,在中心城区“多点开花”。一般拥有10张至40张床位,面积不大但功能齐全,可为社区长者提供长期照料、日托、助餐、健康管理、文化娱乐等多种为老服务。
“小而精”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是依托社区空置房源,引进专业化的养老服务机构,为社区及周边的老人输送专业化、精细化的养老服务,备受社会欢迎。相比传统养老院,家门口的“养老院”运营成本更低,资金需求小,管理更加灵活便捷。
“望年荟”:内容创新的复合模式
老少结合、医养结合、城市客厅……位于镇坪路的“望年荟”照护机构几乎是一个浓缩了所有养老服务内容创新的复合样本——这是一个养老项目,但不是单纯的养老概念。
很多长者第一次来到望年荟都会感慨:这里真的是养老机构?装饰得这么温馨!去老化是这座新型养老机构的一大特色,由一栋商务办公楼改造的望年荟照护机构,以单间和双人间为主,装修风格时尚温馨,一共拥有近300张床位。
镇坪路望年荟有过很多“第一次”。养老服务的一大趋势是医养结合,因此望年荟养老机构单体里面直接植入了一个医疗门诊。长者公寓楼下就是上海岳养中医门诊部,方便入住老年人及时就医,同时也会对社会营业,这在上海尚属首次。
“城市客厅”理念也被引入,望年荟的城市客厅有书吧、有可以做演出的多功能厅、有书画教室、有手工教室、有棋牌房等功能,周边的老人同样可以来这里活动,以外向型的功能平台上,营造开放活跃的生活氛围。
最独特的亮点在于鼓励社会为老服务的意识、培养养老护理人才。除了传统的养老床位,大楼第13层专门开辟出供年轻人居住的公益房——“志愿者之家”。“志愿者之家”的设计与长者公寓略有不同,充分考虑了年轻人的社交和基本生活需求。公共活动区各类设施一应俱全,包括桌球、跑步机、电视、沙发、冰箱等。志愿者为老人服务达到一定时间,就可以抵扣租金,以较低的价格入住。入住志愿者优先考虑拥有一定专业技能的志愿者,比如护理、医疗、社工背景的人才,服务机构运营及老人之外,也给予这些年轻人更多的实践的机会和经验。这样的模式探索有利于孵化养老人才,也满足了年轻人居住、就业等需求。
望年荟的费用考虑到一般大众的承受能力,每月最低花费数千元就能享受到高质量的养老服务,这是基于上海申养特殊的混合所有制背景。截至目前,上海申养共运营两家“望年荟”照护机构,分别位于浦东新区浦明路和普陀区镇坪路,徐汇区钦州路照护机构项目即将面市,机构内常驻医生、护士和康复治疗师。面向半护理、全护理以及轻中度失智长者,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支持和康复治疗。
申养家护:养老护理不离家
上海市“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成为目前养老行业发展的探索方向。2018年6月推行的申养家护,是基于社区嵌入式养老机构“智汇坊”资源,向社区老年人提供居家上门的护理服务。这意味着,养老服务进一步延伸到家庭内部。
上门养老的新模式,是上海推行长期护理保险试点的落地探索。2018年起上海在全市范围内开展长护险试点工作,拟于年内服务上海老人300万人次。长护险制度是指以社会互助共济方式筹集资金,对经评估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长期失能人员,为其基本生活照料和与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医疗护理提供服务或资金保障的社会保险制度,大大减轻居家养老经济压力。
“澜悦”:塑造老年品质生活
一条旧式里弄风格的长廊,将书吧、餐厅、理疗室、影像室各个活动区域串联起来。长廊两侧挂着老式路灯,与黑框门窗相互映衬,整个空间洋溢着老上海风情。走进公寓,陆家嘴建筑和浦东夜色尽入眼帘。这是上海申养在浦东滨江打造的标杆项目——滨江澜悦长者公寓。
坐拥黄金地段,立体交通网络发达,紧邻滨江步道,周边商圈发达,还有三级综合医院配套……滨江澜悦被定义为凝聚上海特色的旗舰性养老项目,并不仅仅体现在装修和地段。项目从传统“养老”概念跳脱出来,在更加全面、宏观的视角切入,意欲为老年人提供一种高品质晚年生活。机构回归到“生活”本身,聚焦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娱乐需求、社交需求等,精细打造全功能模块。除了配备全套适老设施之外,滨江澜悦还配有智能家居系统。
滨江澜悦拥有83套长者公寓,整座公寓由原世博会配套酒店改造而成,原则上面向60岁以上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老人开放。滨江澜悦创新推出了“管家服务”:“健康管家”将及时跟进长者身体情况;“生活管家”针对各种生活琐事,提供亲情维护、数码产品使用指导、票务预订、代订报刊、代缴公共事业费、叫车服务、包裹快递等多项生活服务;“活动管家”根据老人爱好,结合各种节日制定文娱活动。一系列创新举措将为沪上养老服务升级探索更多可能性。
上海申养目前运营滨江澜悦及安亭澜悦两家长者公寓,后者位于安亭新镇内,都为面向自理型长者定制的适老化、高品质、全服务的专业养老公寓,为入住长者提供日常生活、医疗、精神文化等全方位、一站式的养老服务。
(摘自2018年8月3日《解放日报》 作者戚颖璞)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