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芳华———陈钢作品专场音乐会”2018年5月6日晚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奏响。上海音乐学院教授陈钢2017年获金钟奖“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这位83岁的作曲家在演出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获奖后我想用一场音乐会作为对这份荣誉的回应。这些音乐也将道出我对海派文化的理解:海纳百川、中西融合、雅俗共赏。”
雅俗共赏,让更多人理解喜欢“海派风格”
作为小提琴协奏曲《梁山伯与祝英台》(以下简称《梁祝》)的作曲之一,陈钢表示上海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特色,孕育了这样一部糅合越剧调子与西方交响乐,并在近60年里于全世界常演不衰的作品。那么,当代文艺工作者该如何通过音乐,传达上海这座城市的精气神?陈钢认为,海派文化在音乐创作层面的一大特征,就是敢于尝试不同的东西,再用创造性的态度融汇出新,把古今中外的内容结合在一起。眼下摆在创作者面前更大的课题,在于如何做到雅俗共赏,让不同趣味的受众都能喜欢和理解。
陈钢之父陈歌辛曾在上海创作了风靡世界的流行歌曲《玫瑰玫瑰我爱你》,以及现代派歌曲《春花秋月何时了》。“一部音乐作品写得特别高雅,让某些人听不懂是不难的,而做得俗就更方便了。但是,要让不同年龄、身份、文化水平的人都能接受却没那么容易。父亲写的很多歌曲做到了,《梁祝》也做到了。”海派文化哺育下的文艺作品所传达的情感,非常精致、精细与精到,这或许也是《梁祝》打动无数人的秘诀之一。
几十年来,陈钢一直在探索如何写出“海纳百川、中西融合、雅俗共赏”的音乐。比如在《梁祝》中,作曲家将民族元素和交响乐叙事方法进行有机结合。“在‘抗婚’段落里,管弦乐队中的打击乐器不足以表达‘喊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感情力度,非得用板鼓才能击打进听众的心里。”之后,陈钢又写下小提琴协奏曲《王昭君》,通过琵琶描绘冰天雪地中的昭君,既思念故土又很热爱新家园的纠结心情。
兼收并蓄,从传统戏曲中获得创作灵感
除《梁祝》《王昭君》《苗岭的早晨》《金色的炉台》《阳光照耀着塔什库尔干》等小提琴协奏曲或独奏曲,陈钢还曾谱写中国第一首竖琴独奏曲《渔舟唱晚》、第一首双簧管协奏曲《囊玛》,以及交响诗、大合唱等作品。近年来,他创作的脚步依然没有停止,比如“戏曲风三重奏”系列——如昆曲风三重奏《惊梦》、越剧风三重奏《天上掉下个林妹妹》等,就把戏曲和钢琴、小提琴结合在了一起。
如何做到兼收并蓄,尤其是继续向博大精深的戏曲获取创作灵感,不仅是陈钢不曾中断的努力,也寄寓着他对年轻作曲家的厚望。“小提琴协奏曲《梁祝》化用了同名越剧的曲调,而越剧的发展也与上海的历史文脉紧紧相连。”昆曲、京剧等剧种能唱响全国乃至走向世界,同样离不开上海这个大舞台。目前陈钢创作的触角已伸向昆曲、越剧和评弹等戏曲,在未来他还计划谱写以淮剧为灵感的音乐。“我希望能动员更多音乐家写出从戏曲汲取养分的作品。”
这些年来,陈钢还致力于弘扬海派文化。他先后整理出版了《上海老歌名典》《上海留声》《摩登上海》等专辑、唱片;由他创办的“克勒门文化沙龙”,定期向大众以专题形式介绍海派文化。陈钢说:“继续聚焦上海历史,探寻上海文脉,以音乐这门艺术语言把上海文化展现给全世界,这是我以及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音乐家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