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6日下午,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在天山驿空间召开“为爱相伴——就医陪护,我们在行动”聚力计划公益项目总结座谈会。区民政局、区癌症康复俱乐部、爱心企业、志愿者代表、受助者代表等共计35人参会。会议由长宁区代表处主持。
会议主要总结了一年来的项目成果,执行方百之善科技和受助方癌症康复俱乐部会员代表从各自角度分享了“医路前行”的感人故事,长宁区民政局社会组织科李从如科长在致辞中对项目所取得的社会成效给予了高度肯定,该项目精准聚焦70岁左右癌症患者的就医痛点,通过“政府引导+社会组织+企业”三方协同,为特殊困难老人提供了专业化、可持续的公共服务样本,较好的实现了聚力计划的初心和使命,对项目的未来发展寄予殷切期望。
与会同志认真聆听了长宁区代表处作的项目总结,围绕项目发起、组织实施、服务成效、社会影响及科技赋能等多个维度对聚力计划进行了全面总结。项目自2024年7月1日启动至2025年7月31日,整个实施过程是长宁区代表处整合社会资源、加强交流合作,发挥志愿者优势,携手关爱特殊困难老人的生动实践。项目共为44位病患提供就医陪诊203人次,辐射全区10个街镇。每次不少于4小时的专业陪诊,在陪诊师的专业陪护下,就医效率和患者体验得到显著提升,有效缓解了独居、大病重病老人就医的困境。
会上,来自百之善科技有限公司的项目经理李旭分享了二则案例:
案例一:跨越数字鸿沟的温暖之手
案例二:用倾听唤醒生命的希望
受助者心声:你们是我们最亲的“临时家人”
三位患者代表随后分享了亲身经历。来自仙霞街道患者王女士哽咽回忆,自己突发高烧时,陪诊师冒雨赶到,一路推轮椅、拿药、垫付费用,“那一刻,她就是最亲的‘临时家人’”。
另一位患者刘先生也动情的说 “有你们在,看病这条路不再孤单。”
更令现场不少人感动的是已经无法走路的张伯伯特意发来感谢视频。
那些曾经的焦虑与无助,在陪诊师专业的引导、耐心的陪伴和细心的照料下化为感动与安心。
项目周期内,长宁区代表处发挥自身优势,积极链接资源,联合上海夕昱商贸有限公司向俱乐部捐赠了“昱芝夕”老年人护肤品套装30套、共120件;2025年新春前夕对30位困难会员开展走访慰问并送上300元新春大礼包,点点滴滴的爱心汇聚成爱的河流温暖着患病老人的心。一个个真实的故事,深深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也让“为爱相伴”的意义得到了最生动的诠释。
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张瑞璠对项目给予了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聚力计划项目的成效,特别是陪诊服务的“精准、专业和温情”令她动容,她希望项目团队能在聚力计划的平台上不断推出2.0、3.0版本,更好的服务民生。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