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以法治保障“大城养老”公平享受
2021-01-02
字体: | 阅读:118|

不会用智能手机,老人看病挂号、乘坐公交会有困难吗?老人想去周边城市养老,养老补贴会不会两头“踏空”?《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2021年3月20日起将正式实施,老人们关心的这些话题在立法中都有所回应。



2020年12月30日,上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8次会议表决通过《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


市人大社会建设委主任委员应雪云说,此次地方立法坚持“四个注重”,即注重总结上海“大城养老”实践有益经验,注重聚焦失智失能老年人群的刚性照护需求,注重突破制约养老服务发展的瓶颈问题,注重突出在全国的引领性,力求为本市养老服务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推动养老补贴异地享受

“上海是深度老龄化的城市,在提供公共服务方面也要考虑老人的习惯和特点,不要让老人面对智能服务这么为难、无助。”市人大法制委委员毛放建议,增加有关推进老年人信息交流无障碍建设,为老年人获取信息及服务提供便利的规定。

《条例》规定,各级行政管理部门、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和企业,在为老年人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时,应当符合无障碍环境建设标准,满足无障碍信息传播与交流的需求,推广应用符合老年人需求特点的智能信息服务;应当充分尊重老年人的习惯,保留并完善传统服务方式等规定。

交通便利、环境舒适、性价比高,越来越多的上海老人选择赴周边城市异地养老。但老人最大的困扰就是看病就医,他们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回上海看病。老人们还担忧,在上海享受的长护险、居家养老等补贴要放弃了,而周边城市养老院的养老补贴也享受不到,可谓两头“踏空”。

为此,《条例》规定,“本市推进长江三角洲区域养老服务合作与发展,建立健全政府间合作机制,落实异地就医结算,推动本市老年人异地享受本市长期护理保险、养老服务补贴等待遇,方便老年人异地养老”。

养老服务设施有硬指标

近年来,上海“15分钟服务圈”养老网络布局不断完善,截至2020年已建成320家“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实现了街镇全覆盖,预计2022年将达到400家。

今后,这张养老设施网络有望编织得更加密集、合理。《条例》规定,本市按照区域内常住老年人口和需求配置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筑面积应当不低于常住人口每千人四十平方米,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及时优化调整。

《条例》还规定,新建居住区应当按照规划要求和建设标准,配套建设相应的养老服务设施。配套建设的养老服务设施应当与住宅同步规划、建设,并由民政部门按照相关规定参与评审验收。

逼仄的旧里内,老人腿脚使不上劲难以洗浴,上个厕所起身得费老大力气,走在湿滑的地面上总担心不小心摔一跤……为改善上述状况,提升老年人居家养老的安全性、便利性与舒适性,市民政局2020年在南京东路街道等6个街道试点开展了面向老年人家庭的居室环境适老化改造,这也是全国首个市场化适老化改造项目。

针对一些老年人难以负担适老化改造支出的问题,《条例》规定,符合条件的经济困难老年人进行家庭适老化改造的,由市、区人民政府给予适当补贴。

公办养老机构轮候入住

中心城区部分养老机构“一床难求”,与郊区养老床位空置的现象依然并存,改变这一状况需要从解决结构性矛盾入手。有委员建议,增加有关公办养老机构轮候入住制度的原则性规定。老年人在养老机构登记轮候床位,要确保公开、公平、公正,需强化制度建设。经会同社会建设委、市司法局、市民政局慎重研究后,法制委认为,综合考虑本市养老床位供给情况、社会养老需求状况以及相关制度功能等因素,采纳委员的意见。

《条例》规定,区人民政府按照本市有关规定,保障达到一定照护等级的老年人依申请轮候入住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养老机构。市发展改革、民政、财政等部门以及区人民政府应当加强资源统筹配置,完善相关制度,促进基本养老服务均衡发展、公平享受。

(摘编自2021年1月2日《解放日报》  记者王海燕  见习记者顾杰)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