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揭秘外滩景观灯光升级背后玄机
2018-10-27
字体: | 阅读:146|

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光正进行全面升级改造。这两天的“试灯”获得各界赞誉,“圈粉”无数。但少有人知,大家赞不绝口的“如梦如幻”,其背后却有着对标国际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匠心,体现着这座城市的人文艺术视角和美学素养。记者在采访中获悉:相关部门正抓紧完善细节处的工作,完美营造人们心中的“月亮河”与“九级浪”。

 

 

    进口博览会开幕在即,沪上知名地标外滩的景观灯光经过更新,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来宾。  文汇报记者叶辰亮摄

 

5万个水上水下灯点,营造东方皓月之美

此次黄浦江两岸景观灯光全面升级的“重头戏”,就是8.3公里外滩滨江岸线,同时涉及第一立面、第二立面共180多栋楼宇的灯光照明。其中,最为核心的是中山东一路的延安东路至外白渡桥段,总长1.2公里,也就是大家俗称的“外滩经典万国建筑群”。

如何将这一段的景观灯光做成 “国际样本”?有关方面酝酿筹备了整整两年,此次改造中,从水面到岸线再到建筑,灯光改造升级中运用了大量突破性技术。

最值得推荐的是临近水面的“全彩变幻水瀑布”。工程团队中不仅有灯光设计师、工程人员,还请来了多媒体艺术指导,为的就是更好地呈现月光投射之下水面的波光粼粼、仪态万千。

据介绍,原先外滩沿线也设有水瀑布设施,但分布不够合理,视觉上也欠缺完整性、对称性和协调性。此次升级改造,将水瀑布设施从36个增加到48个,且实现了对水量的智能监测和调控。比如,以往江面的一些漂浮垃圾会堵塞水泵,如今一旦遇到此类情况,智能控制系统会预警甚至自动停机,减少机械损耗。

以往瀑布选用钠灯,尽管颜色协调,但无法呈现丰富的色彩和律动。此次改造升级,在水面上、瀑布后以及水下增设了5万个灯点,以模仿星光熠熠。通过充分考虑月光投射在水面上的效果、亮度和反光,尽可能展现出月光的皓白和梦幻。由于这5万个水瀑布灯点都能实现色彩的精准调校,整个场景能体现完美的律动。

“波光粼粼下,这些灯点完美呈现了东方皓月之白的禅意和美感,如同人们心中的‘月亮河’,把整个外滩‘托起来’了。”黄浦区绿化市容局灯光景观管理所相关负责人这样说。

道法自然,高度还原建筑外部石材肌理和色彩

从上世纪90年代起,滨江外滩段建筑景观灯光一直在陆陆续续改造。此次升级,从更高站位、更国际化的视野,对建筑景观照明系统实施重塑和提升。以“道法自然”为准则,完美还原建筑本身的肌理色彩,同时模拟大自然各类自然光照耀的效果,让建筑在不同时间段呈现最本真的“裸妆感”。

有专家这样比拟:参照世界名画《九级浪》的丰富光影层次,将自然光线看做画笔,将建筑本体看做画布,让两者相融合,展现出丰富而灵动的自然光影效果。

据介绍,以往,经典万国建筑群上的景观灯光统统采用钠灯泛光照明。其优点是:色彩金碧辉煌,温暖富贵,色调统一,也由此形成了多少年来外滩在人们心中的经典印象。但是也有不能忽视的缺点:钠灯低显色,有的过亮、有的不够亮,总的来说就如同给建筑罩了一层纱——“粉底”太厚重,掩盖了不同建筑不同的美感和建筑肌理层次。

相关部门在全球遴选出一批中青年新锐设计师,组成联合团队共同为此次楼栋的景观灯光设计出谋划策,还邀请两位文物保护和历史建筑方面的院士专家担当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提出:对建筑的理解需要“再理解”——对建筑做更为精准的理解分析,考虑到比例、尺度、肌理、历史等要素,从而有的放矢展现建筑的美。

此次改造弃用钠灯,启用高显色的LED灯,通过灯光的明暗来表达透光的亮度、配光角度、肌理纹路,实现对建筑外部不同石材肌理和色彩的高度还原,展现建筑本体的美。这些高显色的LED灯,还实现了主点调控,能精准控制明暗、色调对比,根据不同情境给建筑局部“打眼影”“勾眉形”,实现“裸妆感”。

配光、色温、亮度调节,要在一套灯具里解决,这是个大挑战。相关团队不断攻坚,实现了对LED灯从1800K到3000K的色温调控。在一个灯具里做到色温的线性变化,其效果被专家这样比喻:如同一抹朝霞打在山顶,一缕晚霞映射在海浪上,光影层次和颜色不断变化,震撼人心。

“凝固的音乐”将真正展现律动

灯光改造升级过程中,为了把灯具做到隐藏隐蔽,团队对灯具进行了小型化改造,也由此推动了外滩沿线的多杆合一工作——原先273根立杆被压缩到102根,部分还实现了位移,尽量让老建筑的外立面实现“无遮挡呈现”。

1.2万多套主点控制的灯具,能完美展现日月光影同经典建筑的交相辉映。在此基础上,配合外滩景观灯管升级改造,一系列音乐创作也在进行中——目标是真正让外滩这些 “凝固的音乐”能律动起来,余音绕梁,走进人心。

当下,相关部门正抓紧排布正式线缆,隐蔽安装相关管线,从艺术和人文的视角对一些细节进行再优化,以国际领先标准精雕细琢。

(摘自2018年10月26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顾一琼)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