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关爱老年人心理健康成为重要民生项目
2020-01-06
字体: | 阅读:122|
要过新年了,但家住彭浦新村的76岁严奶奶和老伴,却开心不起来。他们的子女定居国外,是典型的空巢家庭。老两口都患有各种老年疾病,但最令他们苦恼的是孤独感与日俱增。这几天,社区心理咨询师多次上门探望,认真听老人的倾诉,和老人拉家常、聊人生……在业已迈入老年社会的上海,健全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自然离不开对老年群体的心灵慰藉和心理疏导,为的就是要让更多的笑容出现在老人的家庭里、生活中。最新一项调查显示,76%的老人表示,需要社区在自己遇到心理困扰的时候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其中,26.5%的人认为非常需要。

 

 

新民晚报首席记者刘歆摄

 

 

本文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杨艺摄

 

 

老年人心理健康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状态,也是和谐家庭、和谐社会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七成老人有心理问题

近日,上海健康医学院卫生保健部部长陈建萍领衔完成了一份沪上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调研的白皮书,样本主要采自静安区彭浦新村街道,书面问卷样本近3500份。调查组还深入6个居委会,与社区干部、居民进行了深入访谈。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社会问题和矛盾多发,导致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应激源迅速增加,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压力和心理困扰,个体焦虑较为普遍,各种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增加。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老年人中近70%存在心理问题,抑郁心理占27%。”陈建萍在白皮书里开宗明义,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程度不断加深,如何舒缓老年人的焦虑、抑郁、心理行为偏差等问题,已经成为上海社区服务面临的重要课题。

以彭浦新村街道为例,截至2019年6月,街道实有人口13.9万,其中户籍人口12.11万,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4.97万,是一个老龄化非常严重的社区。高龄独居老人1600多位,失独家庭244户。虽然近年来彭浦新村街道在养老服务、老年医疗、老年人权益维护等方面不断完善和提升,但社区老年居民的心理健康状况仍面临着较大压力,老年人在得到社会物质援助的同时,需要更多的心理和精神关注。

与配偶同住最为顺心

受彭浦新村街道委托,上海市静安心达社区心理咨询服务社在2019年对辖区内老年人开展了心理健康需求调研。统计检验发现,在抑郁和焦虑得分上,性别差异不显著。不同年龄段老人在抑郁和焦虑的得分上均有显著差异。60-69岁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得分上要显著低于70岁以上老年人;70-79岁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得分上要显著低于80岁以上老年人;80-89岁老年人与90岁以上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得分上差异不显著。

文化程度与心理健康密切相关。小学及以下学历的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得分上显著高于初中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初中学历的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得分上显著高于高中/职高/中专及以上学历的老人;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和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老年人在焦虑和抑郁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已婚的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的得分上要显著低于离婚和丧偶的老年人;离婚和丧偶的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上的得分差异不显著。

和配偶同住的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的得分上要显著低于和子女同住的老人;和子女同住的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的得分上要显著低于独居的老人。1个子女的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的得分上要显著低于其他数量子女的老人;3个及以上子女的老年人在抑郁和焦虑的得分上要显著高于其他数量子女的老人。

首要“心病”源于身体差

老年人的严重“心病”往往是伴随着健康状况出现问题而产生的。统计检验发现,身体健康状况与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系密切。老年人的抑郁情绪从自身身体状况“良好”、“一般”、“慢性病困扰”、“勉强可以自理”、“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顾”逐渐加重,且差异均呈显著性,日常生活需要照顾者抑郁情绪最为显著。而焦虑情绪则是在生活勉强可以自理者最为严重,其次为日常生活需要人照顾者、慢性病困扰者,与身体状况良好及一般者差异显著。

从引起老年人自身心理困扰的主要来源来看,身体健康状况欠佳是排第一位的,其他原因依次为:衰老(记忆力差了、身体不如从前等)、自身的养老问题、家庭经济困难、住房条件不好、家庭关系不和谐、生活太单调、无法发展个人爱好、第三代的养育问题、子女的婚姻感情问题、面对死亡(怕死的很痛苦、不想死等)、自身个性与情绪方面的问题、人际关系、因年老受到歧视或不公平的对待等。

放心养老才能更幸福

更值得关注的是,不同年龄段老年人的心理服务需求也是各不相同的。可喜的是,低龄社区老人愿意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意愿较强烈。被调查者中,60-69岁的老年人中,约有26%的人希望能获得更多的志愿服务机会,去帮助社区更需要帮助的人。

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以及日常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更希望接受的心理服务是“入户陪伴倾听”。他们在心理服务内容方面对于“慢性病的心理调适”、“心理测验或心理疾病的筛查”、“社区心理咨询及转诊服务”、“如何让面对衰老或者死亡的心理讲座或团体活动”相对更为关注。

调研数据还显示,“家庭医护上门服务”“陪护就医”“居家养老服务”“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服务”,在80岁以上高龄社区老人以及社区需要特别支持的老年人特殊群体中分值较高,与低年龄段老人以及其他群体老人对此的需求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由此可见,医疗保健服务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是这些老年人最为关切、最为需要的生活服务。这些需求的改善和满足将极大地提升这些老人的幸福感和满足感。”陈建萍说。

(摘编自2020年1月5日《新民晚报》  首席记者王蔚)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