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对长寿地区的定义标准是,每10万人中有7人超过百岁;在上海,这一数字是18.6人。上海不仅是中国最为长寿的发达地区之一,也是老年居民感受最新智慧养老科技、享受居家养老服务的前沿地带。
在2020年7月16日举行的“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主题采访活动上,上海市民政局副局长蒋蕊介绍,截至2019年底,上海全市户籍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518.12万人,占户籍总人口35.2%。其中,65周岁及以上老人361.66万人,占户籍总人口24.6%,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81.98万人,占全部老年人口15.8%——在上海,每20位老人中,就有一位高龄老人。
早在2005年,上海就提出构建“9073”养老服务格局的愿景。2019年,《上海市深化养老服务实施方案(2019—2022年)》出台,在“9073”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养老服务“三增”目标和“六个提升”计划,包括养老服务的增量、增能、增效以及养老服务设施、服务功能、行业质量、服务队伍水平、支付功能、市场活力等六方面的提升。
让老年居民也享有社会发展的成果,切实感受到小康生活带来的便利与舒适,1998年以来,上海已连续23年将新增养老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截至2019年底,全市已建成724家养老机构、15.1万余张床位,初步缓解了养老床位“一床难求”的刚性需求。
面对超大型城市寸土寸金、老年人高度集聚的特点,上海在全国首创将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作为大城养老的首选模式。蒋蕊介绍,2019年11月,上海市民政局出台了《上海市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工作指引》,推进各街镇“15分钟服务圈”布局,重点建设集合日托、全托、助餐、辅具推广、医养结合、养老顾问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截至目前,上海已建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68家,实现了各区街镇的全覆盖。
通过深化医养结合,上海养老服务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签约率已达100%,全市724家养老机构中有329家内设医疗机构,占比达45%。此外,近六成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有社区卫生站或护理站。上海还在社区普遍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进家庭病床,努力让老年人方便获得医疗服务支持。
下一步,上海还将持续促进养老产业发展,发展智慧健康养老。通过积极推动科技与养老服务相结合,上海已先后获批4个区级智慧健康养老示范基地、25个示范街镇和8家示范企业。全市各区正积极探索智能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普陀区为社区独居老人家庭安装“智联普陀居家安全智慧套装”;虹口打造智慧养老“云网端”,集成指挥调度中心、数据中心、健康云等12大板块,为老年人提供智能化服务;奉贤推进智慧居家养老项目,借助“智能腕表”提供居家生活监测、应急救助、定位、健康管理等服务。
2020年4月,市民政局、市经信委聚焦安全防护、照护服务、健康服务和情感关爱等四项老年人具体服务需求,联合发布了上海首批12个智慧养老应用场景需求,涉及老年人防跌倒场景、认知障碍老人防走失场景、家庭照护床位远程支持场景、老年慢性病用药场景等,不断探索大城养老的新模式、新突破。
(摘编自2020年7月18日《解放日报》 记者舒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