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首歌。一首《睦邻之歌》。一首流淌在睦邻老人心底的歌。
“我心中有你,你心中有我,
只因我们有缘、有缘,才走到今天。
愿我们互相爱,听党的话记在心头,
把心和爱献给你啊,相爱、相爱
人间的情谊在。”
写这首歌的是上海市长宁区新华路街道和平居民区的一位普通居民陈礼巨。歌的背后是一个原本淒凉、后来充满邻里之间关爱之情的美丽的故事。
远亲不如近邻
陈礼巨的孩子都不在上海,他和老伴是一对空巢老人。
“2010年,我突然感到身体有些不适,检查诊断患了直肠癌。手术后醒来的我疼痛难忍,躺在重症监护室里,除了年迈的老伴外四望无人,我感到很冷,心里很冷。”陈礼巨说:“我觉得自己生的希望渺茫,再加上我本来就患有哮喘病,一咳嗽刀口就痛得无法忍受。那一刻,我连轻生的念头都有了!”
就在陈礼巨情绪极度低落的时候,他居住的和平居民小区“健康会友睦邻点”的“点”长顾榕榕,带着睦邻点的老伙伴们来到了他的病床前。他们带来了营养品,更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鼓励他积极配合医生治疗,早日战胜病魔,“我们等着你回‘家’。”
想到回“家”,陈礼巨顿时心潮澎湃。他知道老伙伴们口中的“家”,既是他那个空巢的小“家”,也是“健康会友睦邻点”那个大“家”。几个月前的6月18日,和平居民区的第一个睦邻点就在陈礼巨的家中成立,左邻右舍的老伙伴们隔三差五就到他的家里相聚,原本冷冷清清的家里从此欢声笑语不断。只是没有想到,睦邻点本以“健康会友”为主题,他却突然罹患恶疾。
“我一住院就通知了亲戚,他们来不来我不确定,但没有任何血缘关系的邻里却把我记在心里,最先到医院来看望我。这让我内心非常感动。”陈礼巨说:“更让我感动的是,因为我要经常去医院,睦邻点转到了另一位老伙伴家中。2011年2月,我因哮喘复发又住进了医院,但这次病情并不严重,住院的事便没有告诉任何人。有一天我正在病床上准备接受医生检查,病房的门突然开了,进来的竟又是顾榕榕和睦邻点的老伙伴们。原来,平时我感到胸闷、不舒服了,就会到睦邻点伙伴老周家中坐坐,最近一直没去,老周把这一情况在睦邻点活动时说了,顾榕榕又看到我老伴提着饭盒在路上匆匆行走,估计我身体又出问题了。几经打听,知道我住院,于是便相约一起前来看我。”
病床上的陈礼巨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美好感情,感受到了睦邻点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更感受到了邻里之间守望相助的真实含义和深刻内涵。出院以后他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写成一首小诗,又找来一首欢快的圆舞曲谱成曲,《睦邻之歌》就这样诞生了。从这之后,“健康会友睦邻点”每次活动,第一个环节便是唱“睦邻之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就在2010年的这个春天,新华路街道的居民小区里,突然间“冒”出了好几个这样的睦邻点。这些睦邻点的创意相同,但活动内容各异,名称也五光十色。番禺居民区“假日苑”小区内的“品味斋睦邻点”,就是2010年由小区居民,在独居老人王奶奶的家里自发发起成立的。最初只是相聚活动,20多位老人每周定期到王奶奶家中喝茶聊天,驱愁解闷,一年后点位成员给睦邻点取了一个雅俗共赏的名称“品味斋”。斋不斋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品生活百味。王奶奶十几年前在老宅附近一家证券公司买了1000多元的基金,后来搬家了,年龄也大了,不知到哪去找。睦邻点的老伙伴们集体行动起来,找公司的找公司,找银行的找银行,硬是把这笔钱找到,交到老人手中。78岁的张老伯儿子去世后,因为房产和一些家庭琐事,经常与儿媳发生矛盾,一度发展到要对簿公堂。又是“点”里的老伙伴分析开导,最后通过调解的方式化解了这一家庭矛盾,老伯先前因着急无助引起的早搏症状也消失了。睦邻点一位90岁的独居老人最发愁的是每天这顿午饭。自已买菜做饭做不动了,去老年助餐点腿脚又不方便,一遇上刮风下雨更得在家饿肚子。“这可不行!”睦邻点“点”长钱丽君对大家说:“我们得想办法解决老人的午餐问题。”“点”会讨论出来的办法很简单:睦邻点成员老薛、老陈,还有与老人结对的杨阿姨,每天轮流到助餐点为老人取餐,送到老人家中。从此,老人每天中午都能吃到热乎乎的饭菜了。
看看新华路街道各居民小区睦邻点的这些名字,就知道活动的内容如何丰富多彩!番禺居民区“百姓家园睦邻点”、左家宅居民区“心愉睦邻点”、番禺居民区“温馨小屋睦邻点”、左家宅长峰浦江小区“心怡侨之家睦邻点”、和平居民区“健康会友睦邻点”、人民居民区“常青睦邻点”、陈家巷居民区“鸿珍书画睦邻点”、牛桥居民区“夕阳乐睦邻点”、杨宅居民区“康乐杨宅睦邻点”……
睦邻点的春天来了
2010年国务院在长宁区开展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新华路街道结合社区实际,动员有条件的老年人家庭成立老年人互助睦邻点。“我们是在一次下去调研时,发现新华路街道睦邻点这种活动形式的。当时我们就觉得这个活动很好。时任长宁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兼任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会长鲁德喜说:“我以前经常听说,上海邻居之间很少往来,楼上楼下不说话,有些同层楼的邻居也不一定互相知道名字。特别是一些空巢、孤寡、独居老人,出门一把锁,进门一盏灯,他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需要引起关注。”
2011、2012、2014年,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先后三次举办“新华街道老年人互助睦邻点現场推进会”、“长宁区老年人互助睦邻点经验交流会”和“弘扬睦邻精神构建和谐社会——长宁区老年人互助睦邻点交流推进会”,把这项活动的开展推向全区。区代表处围绕活动创建,从四个方面加以扶持:一是提供保障,具体是“五个一”,为新建睦邻点推选一个负责人、添置一些简单设施和娱乐用品、订阅一批老年报刊、补贴一点水电费和活动经费、办理一份意外保险;二是注重宣传,组织各街镇将自身特色制成宣传册、宣传片、自编刊物,在社区中进行宣传;三是规范管理,制定建设标准、活动要求,聘用监督员从建点验收、活动检查、年度评比等方面进行量化规范;四是加强睦邻文化建设,鼓励各街镇因地制宜、不拘形式的开发自身睦邻文化特色。自此之后,睦邻点建设活动便在长宁蓬蓬勃勃开展,遍地开花。
2021年重阳节前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向全区老年朋友奉上了一份节日的礼物:《桑榆霞光——长宁区老年人互助睦邻点活动集锦》。这是一本长宁区开展老年人互助睦邻点建设、推广十年成果的集子。在这本集子的后记里这样写道:“十年,对于四季,只是春夏秋冬的往复轮回;而对于长宁区老年人互助睦邻点,则是一段从无到有、茁壮成长的岁月。回首这十年的‘办点’历程,我们最先感知的是,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创造力;随后看到的是,党和政府作出迅速的反应,及时为‘睦邻点’喝彩叫好并予以大力扶持和推广。我们遵循‘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的办会宗旨,坚持精准助老,注重上下联动,加强条块结合,发挥各方优势,已形成‘一街(镇)一特色’的多元化模式,成为长宁区有良好影响的公益品牌!”
后记饱蘸着深情,最后写道:“本书汇集的一个个案例、一段段故事,凝聚着全区老年工作者和睦邻点‘领袖’的共同心血。使我们真切感受到邻里之间的守望相助和爱心风采;更使我们体验了‘办法总比困难多’的朴素哲理;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睦邻点的生命力十分旺盛,它的功效还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
这本集子的内容好,名字也好:“桑榆霞光”。桑榆的原意是说夕阳的余辉照在桑榆树梢之上,出自《后汉书.冯异传》。霞光应该取于唐朝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咏老见示》:"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其实在我看来,比集子的名字更好的,是后记中提到的“睦邻点‘领袖’的共同心血”:
陈家巷居民区“鸿珍书画睦邻点”的最大特色是以画会友,睦邻点的负责人张鸿珍是一位书画爱好者,在她的组织与努力下,除了日常挥毫外,睦邻点的老姐妹每两年就会搞一次书画展示会。2012年3月12日,点里的离休干部徐杰大姐84岁生日和乔迁新居双喜临门之际,姐妹们专门为她画了一幅寿桃,还题诗“琼山仙桃大如斗,仙人摘之以酿酒,一食能增千万寿,朱颜长如十八九。”
江苏路街道是个老龄化程度很深的社区,其中归侨侨眷高龄老人且独居的非常普遍。他们大多是高知人群,有着一定的文化艺术修养,只是缺少儿孙绕膝。2012年,裴裕瑾在愚园路865弄31号底楼设立了“侨心苑睦邻点",以“钢琴沙龙”的形式开展活动。从此,一到活动日,老伙伴们便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下欢快弹奏,尽兴处更是摩拳擦掌。每次活动刚结束,大家就急切地相约下一次活动,钢琴成了他们的“绕膝儿孙”。
华阳路街道华一居民区67号楼共有居民24户,90岁以上的老人5人,80岁以上4人,60岁至75岁8人。退休的街道老年协会会长马玲娣,把楼组中的孤老、独居老人和离休老干部、老党员、志愿者聚集起来,在楼里底楼老党员凌忠源家中建立了“玲里会睦邻点”。大家坐在一起聊家常、谈养生、学时事、议热点。每逢传统佳节,大家还拿出各自的看家本领,搓汤圆、裹粽子、烤月饼、包饺子,像家人一样聚在一起做“家宴”,其乐融融。
……
用爱筑就的温馨“小屋”
番禺居民区法华镇路315弄有一个“温馨小屋睦邻点”。这是一个用爱筑就的“温馨小屋”。自2016年6月成立以来,每逢周二上午,22位老人都会在“小屋”相聚,风雨无阻,雷打不动。他们在这里尽情亨受快乐时光,亨受邻里之情,家的温暖,天伦之乐。
邻里之情不只在“小屋”。2017年10月3日晚上7点多,刚到浙江探望年迈婆婆的睦邻点“点”长石桂娟,突然接到成员、独居老人陈老师的电话:“石老师,我很不舒服,头很晕。儿子去昆山了联系不上,你能送我去医院吗?”石桂娟忙说:“陈老师,你不要动,平静下来。我在浙江,马上联系人陪您去医院。”石桂娟这边挂掉电话,那边就接通“点”里成员张志庆、赵解放,请他们第一时间把老人送到医院。石桂娟又不断给老人的儿子打电话,直到联系上。
第二天傍晚,石桂娟回到上海后没进自家门,先去了陈老师那。陈老师拉着手久久不放:“我能转危为安,多亏了你们啊!”石桂娟这才知道张士庆、赵解放送老人就医的经过:睦邻点里另一位老人倪德晋得知急疹输液前不能空腹、怕引起低血糖的医嘱,特意为陈老师送来咸面包垫饥。急疹输液室内出现极其奇特的一幕:三位老人深夜陪着一位老人吊水,这位老人边吊水边吃着面包!一袋水吊完,陈老师的儿子从昆山赶来了,三位老伙伴才放心地撤离。
同样温馨的事发生在江苏路街道“超越生命睦邻点”。取名“超越生命”,是因为2014年成立之初,睦邻点的10名成员都曾身患重病,但他们正视疾病,豁达乐观,坚决与病魔抗争。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命运,成为连接他们的共同的纽带。“活一天就要活出精彩来”,他们每周两天来到睦邻点,兴奋了就引吭高歌,静下来就低头编织手工艺品,有高兴事大家一起分享。2016年,街道社区市民中心启动,“超越生命睦邻点”搬到了中心第四网格组100多平方米的活动室里,小“屋”变大“屋”,温馨依旧。如今睦邻点成员已扩大一倍至20个人,活动内容也从最初的唱歌、聊天、编织,增加到现在的健康知识分亨、读书读报交流、智能手机使用培训。睦邻点里有才艺的老伙伴们还组织起来,拿出器乐演奏,声乐、戏曲演唱,诗歌朗诵等节目,参加去敬老院的慰问演出和社区艺术节汇演。每年的12月5日是国际志愿者日,睦邻点的老人们都会带着一年中亲手编织的五彩缤纷的帽子、手套、袜套、杯套,去街道残联为残疾人献上爱心。“睦邻搭平台,夕阳乐中来”是“超越生命睦邻点”成员们最喜欢的一句话,也是他们在点上活动的最真实的写照。或许就因为这样的快乐,真的让他们超越了预期的生命。看看这张照片,你能相信这曾经是一批身患重症的老人吗?
“‘睦邻点’的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了在家门口的活动场所,使原来在公园、路边等受天气影响较大的活动变得风雨无阻,使松散无规律的活动变得有组织、有计划、有规律。经过13年的发展,这一活动已逐渐形成为三个共同体:凝聚利益的共同体、联络感情的共同体和熟人文化的共同体。”市老年基金会长宁区代表处会长鲁德喜说:“睦邻点的创设有效扩大了老年人的朋友圈,使原本不相识的陌生人成了无话不说的老朋友。在睦邻点里,志趣相投的老人们走出家门,自愿结合,自我管理,自娱自乐,和睦相处。他们守望相助,开展生活互助、情感慰籍和娱乐交流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真正体現了不是一家人,胜似一家人。”
蓬勃兴起的老年人互助睦邻点活动,已成为长宁区丰富老年生活、倡导互助理念、创建文明社区的一个崭新的载体,同时也成为长宁区为老服务的一道亮丽的风景和一张靓丽的名片。统计表明,全区目前已建成睦邻点337个,其中市级示范点230个,参加人数368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