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闵行:古稀老夫妇相濡以沫,脸上写着被需要的满足
2019-05-19
字体: | 阅读:153|
今天讲述的,是一个让人有点心疼的养老故事,其中有相濡以沫的爱情童话,也有白云苍狗的世事无常。主人公是一对古稀之年的老夫妇。7年前,妻子突然瘫痪,留给丈夫的是一条不能不走下去的艰难路。

 

 

在长者照护之家里,何学贵为老伴捶腿。 杜晨薇摄

 

 

何学贵和妻子刘素娣的合影中,永远是手拉着手微笑的样子。 (资料)

 

朝九晚五陪妻子

己亥猪年春节还没过完,何学贵便带着妻子刘素娣去上海闵行浦江社区春田长者照护之家“打卡”了。“嘀”的一声,门禁开了,何学贵推着轮椅缓缓走进。此刻,近一半护工还在休假,这里显得有些冷清。何学贵娴熟地把轮椅推到饭桌旁,从包里往外掏东西:油条、豆浆、小菜、蛋糕,一样接一样。“喏,都是你早上交代的。我满世界找这个老油条,你尝尝味道对口伐?”何学贵憨笑着望着妻子,似乎在等一个肯定的答案。

这里是二老新的“根据地”。2018年12月1日,偏瘫7年的刘素娣搬进家门口新开业不久的长者照护之家。丈夫也如同有了“工作单位”,朝九晚五陪在妻子左右。

刘素娣73岁,脑溢血后遗症使她左边身体失去知觉,但口味还是老样子,“刁得很”。入住后,她不适应长者照护之家的早餐,每天都打电话给丈夫,要求变着花样送酒酿水潽蛋、汤圆、蛋糕、油墩子。当天买的油条对刘素娣的胃口。“平时她只尝一口,这次吃了不少,看来没买错。”何学贵为自己的选择而得意。

因为长期坐轮椅,刘素娣的上下肢明显萎缩。早饭过后的按摩时间,能让她僵直的身体感到片刻舒缓。何学贵手法很灵巧,持续近一小时不停揉动妻子的腿和手臂。安顿好妻子,何学贵借故锻炼身体,去门外点燃一支烟。这是他白天最放松的时段。妻子吃饱喝足酣睡了,他一个人走到街上晒晒太阳,吹吹风,拉伸一下筋骨。“但不敢走太远”,只要刘素娣一醒来,便会第一时间摸手机,给他打电话。

何学贵75岁了,但看着却比同龄老人年轻不少。他穿棕黄色夹克,深色休闲裤,一双厚牛津底马丁靴,像个历经沧桑的牛仔。大门口停着的三轮电动车是他的座驾。“时速20公里,充次电能跑半个上海”。平时何学贵就骑着它给妻子买饭。最远到过召稼楼,开五六公里。车买了几年,还跟新的一样。

天黑前,何学贵跟刘素娣告别。“我回去了,明朝要是下雨的话,我就不过来了。”“不来就不来吧。”刘素娣没有二话,似乎在跟丈夫赌气。

何学贵没说话,轻声退出房间,转头对着记者说:“唉,我敢不来嘛,你瞧瞧,不来要‘打报告’的。”何学贵感慨如同失去自由的提线木偶,但脸上却写着被需要的满足感。

都怕对方先崩溃

在照顾妻子这件事上,何学贵从不相信任何人。就连亲生女儿帮忙推轮椅,他也“嫌”她不上心,怕把老伴磕着碰着。“但凡有别的办法,我绝不会让她离开家。”何学贵说。

2012年3月15日,刘素娣过完66岁生日的第5天,突然倒在卫生间地板上。“前一秒还跟我说话,然后就听咣叽一声,老太婆瘫在那里了。”是脑溢血,在医院抢救了三天三夜,刘素娣捡回一条命,但以后不能走路了。

适应新的生命状态很难。刘素娣说,刚瘫痪的几个月,她常常背着丈夫哭泣、捶打自己。“气自己为什么活着,却让两个人都过不好。”因同时患有肾病综合征,每晚刘素娣要起夜七八次,每隔一小时靠丈夫扶着解手。起初何学贵还很自信。“晚上睡觉不脱衣服,她说要起夜了,马上就扶,我觉得自己吃得消。”一个月后,连续睡眠不足对他身体造成很大影响,头发白了一片,人也萎靡不振。请来的保姆也没法让刘素娣满意,搀扶起夜的担子重新落到他肩上,他开始感到恐惧:“看不到希望。想起往后的日子,我甚至想到了死。”

当着彼此的面,他们谁也没掉过眼泪。“或许是怕对方先崩溃。”刘素娣说,每次起身,她都尽全力配合丈夫的托举动作,哪怕是徒劳的,也要挣扎着使劲。渐渐地,双方形成相对固定而熟练的操作,何学贵甚至尝试“发明”了一个方便躺着使用的手持集便器,“只要她一欠身,我就赶紧把这东西衬在下面。好用!一点尿都不会漏在褥子上。”何学贵说。

2014年,何学贵患上直肠结节,新的麻烦来了,他第一次动了把妻子送进养老院的念头:“很犹豫。做手术吧,谁来管她?不做手术吧,万一我死了,她可怎么办!”何学贵说。手术前半年,刘素娣主动提出入住家门口一家养老院,提前适应没有老伴照顾的生活。

“养老院生活很难适应。”刘素娣说。原先两人在家,面面相觑也踏实。骤然离开家,她感到失去依靠。更强烈的感受是没了尊严,要在一众陌生人面前,承认自己无能,接受连独立上厕所也不行的事实。

何学贵的手术约在闵行中心医院,离家20公里。手术前后,两个女儿每天分别从嘉定、黄浦的工作单位赶去照料。出院那天,何学贵特地叮嘱,“谁也别来接我,我自己回去。”

出院当天上午10点,何学贵去医院窗口结清最后一笔药费,拎着装有病历单和药品的塑料袋,一个人踉踉跄跄走到马路边。问了好多人,才找到500米开外的公交车站。

“一上车我哭了。凄凉极了,有哪个住院病人是孤零零一人回家的?如果老太婆没瘫痪,她绝不会丢下我不管。”何学贵说。

为女儿越搬越偏

如今每个周末,两个女儿会带着孙辈来春田长者照护之家探望,有时候待一两个小时,有时只是“点个卯”,看一眼便走了。特别是2019年,两个外孙都到了“关键时期”。大外孙刚当上基层民警,昼夜颠倒地忙。小外孙女即将高考,全家围着她团团转。何学贵很满足:“他们有自己的生活,各有各的不易,能来看看足够了,我没办法提更多要求。”这也是妻子瘫痪后,何学贵始终坚持独自照料的主要原因。

上世纪80年代初,何学贵一家三代、6口人搬离老西门12平方米的房子。“人家都说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东一间房。我们却搬到了浦东塘桥,为了孩子住得宽敞些。”那一年,浦东最高的建筑是消防瞭望塔,8层24米。女儿渐渐长大,想有自己独立的房间。何学贵便把塘桥的一室一厅换成三林的两室一厅。那是1988年,整个三林镇只有一条主干道,遇上公交车对开,两侧骑车的人必须停下来让行。

1996年,何家大女儿出嫁。为了婚房,何学贵卖了三林的房子,搬到现在的闵行区浦江镇,换了一大一小两套房,大的给女儿女婿,小的留给自己。“别人是越住越好,我们是越搬越偏。”何学贵苦笑。所幸两个女儿争气,各自事业有成,都搬去了更远的地方。每周一次探望,是如今孩子们在应付琐碎的工作和生活之余,能尽到的最大的孝心。

“你这一辈子就为孩子‘活’了。熬到享福的时候,自己却倒下了。”何学贵长吁一口气,拍了拍一旁妻子的肩背。这个曾独自十年抚育一双女儿的女人,此刻目光凝滞,沉默不语。

两地分居的十年

1966年,供职上海南市发电厂的何学贵接到三线建设的支内任务。那时,妻子刘素娣只有21岁,年华正好。

何学贵走得很急。这些从华东地区各电厂抽调的干部、技术工人来不及做更多准备,就赴贵州贵阳支援内地建设。听说内陆吃不到鱼,刘素娣便急忙跑去菜场买回5斤带鱼,煮软后炸干搅碎,制成一罐鱼松给何学贵塞进行李。谁也不知道,这样分隔两地的生活要持续多久。

支内职工每年可以回家探亲一次,何学贵十分珍惜。可贵阳返上海的火车总是人满为患。外面的人恳求里面的乘客打开窗户,先把包裹扔进去,人再顺着窗框往里爬。从贵阳站着回上海,两天两夜。下车时,人已经僵直了,脚脖子肿得老粗,行李也被踩得不像样子。可何学贵管不了那么多,拼命冲出人群往家赶。一年不见,家中已发生很大变化。有一次回来,大女儿听到家门口陌生男人的声音愈来愈近,吓得躲到门后尿裤子了。“她已经不认识爸爸了。”何学贵满脸忧伤。

支内第十年,何学贵终于可以回上海了。十年间,何学贵和刘素娣承受着两地分居的痛苦,硬是挺了过来。那次回来后,何学贵的组织关系调回上海,支内结束了,他从此再没离开过家。

“是我欠她的。十年,那么苦、那么难,她没有抛弃我,还帮我带大一双女儿。现在她需要我,我得救她的命。”何学贵说。

还是想好好活着

2002年,何学贵和刘素娣双双退休。老两口把能做的事做了个遍:合唱,交谊舞,志愿服务……社区里,样样都冲在最前头。2007年上海筹备世博会,何学贵和刘素娣报名做社区志愿者。38℃的夏天中午,哑着嗓子的何学贵拔了医院的吊针,就跑到街头做宣讲;2008年海峡两岸实现“三通”,刘素娣带病也要乘前往台北的第一次航班……那是一段黄金时期,他们像惜取青春般珍视每一天。

“或许是我们玩‘疯’了。”何学贵隐隐觉得,老伴的倒下敲了一记重锤,提醒他生命不会一直停在高处。2012年,刘素娣再也站不起来了,对于自由的认知和记忆,永远停留在最后一次远行——两人在四川九寨沟的快乐时光。打那时起,他们没有再走出上海,甚至连刘素娣最爱逛的南京西路也成了遥远的念想。

何学贵说,妻子是个要强的人,连鬼门关她都能挺过来,可坐在轮椅上,她却无数次把“死”挂在嘴边上。唯一能令刘素娣短暂忘却痛苦的,是家门口的日托中心。30位常去报到的社区老人里,有一半都坐着轮椅,刘素娣像是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游戏、谈天,时间过得很快。有一天,日托中心里来了小学生,他们一个个举起稚嫩的双手为老人捶腿、捏背。一下一下,拿捏着力道和分寸,陌生的人仿佛成了最亲的人,把刘素娣惹哭了。当天晚上,她紧紧拉着何学贵的手,“不死了,不死了,我还是想好好活着。”

不久前,日托中心因故停业,刘素娣和家人商量好,第二次住进养老机构。何学贵说,这一回,是他主动提出的。妻子入住春田长者照护之家,意味着他可以不用24小时照看,“至少能睡个安稳觉,兴许还能活得久一点。”

冬日的上海阴雨连绵,刘素娣总是会感到筋骨疼痛。“身上不舒服,还想吃口好的。”记者在场的时候,她提出让丈夫买珍珠奶茶。何学贵没有二话,转身就奔向大门口。

“累吗?”记者问。“不累!”何学贵答,“我现在每天都能睡个好觉。白天她差遣我,也是让我出来活动活动。挺好,出来动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我必须得健康。我得走在她后头。”何学贵抻了抻胳膊,跨上他那辆黑色的小三轮车。

(摘自2019年5月19日《解放日报》  记者杜晨薇)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