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17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携手推出申城养老“银光计划” | 爱建特种基金会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商谈合作
2025-02-28
字体: | 阅读:54|

【2025年2月26日,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会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举行“公益合作座谈交流”】

  2025年2月26日,上海工商界爱国建设特种基金会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举行“公益合作座谈交流”,决定携手推出申城养老“银光计划”,为进一步推进上海老龄事业发展、造福申城老人,贡献智慧和力量。

【胡延照理事长(右)和范永进理事长合影】

  两家基金会拟推出的“银光计划”合作内容包括已推出的《银龄》杂志双月刊、持续多年的特色助老项目等,此外还将新增三大板块:一是开设老年论坛,每年至少举行一次老龄问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同行围绕有关专题深入探讨;二是开展专项调研,从申城养老的实际出发,着眼于未来发展,以短平快、可操作、求实效为目标做一些专题调研;三是抢救历史资料,聚焦上海历史上的特定时期、特别事项、特殊人群,选好题目,进行口述历史、资料留存等工作,留下珍贵的历史印迹。

【爱建特种基金会理事长范永进】

  26日下午,爱建特种基金会理事长范永进专程来到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拜访胡延照理事长,提议设立“银光计划”。范永进说,1984年上海市委常委会决定成立上海市老年基金会,老年基金会至今已经走过4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上海为老公益事业的“开路先锋”和“领头半”。1992年成立的爱建特种基金会坚持发扬“爱国建设”的优良传统,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其中养老帮老是传统的主打项目。我们两家基金会之间的合作源远流长,爱建特种基金会成后的第一笔捐款就是捐给老年基金会,此后我们携手整整33年。他说,我提议由我们两家基金会共同推出申城养老“银光计划”,一方面是因为我们之间的“特种”情缘,另一方面也是基于进一步推动上海为老公益事业发展是我们的共同责任。

  范永进说,2021年爱建特种基金会和上海教育基金会合作,推出了“申光计划”,为在上海经济、社会、金融、文化、生态及城市建设等领域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已逐渐步入老龄和高龄的精英人士著书立传。首批成果《流金岁月—龚浩成》、《大爱交响—曹鹏》、《从草根教师到人民教育家—于漪》、《岁月感悟—朱荣林》系列丛书共四本,已于2023年8月在上海书展推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反响。“银光计划”是我们提议设立的第二个专项合作计划,旨在推动上海老龄事业的发展。范永进说:“在我看来,‘申光’也好,‘银光’也好,都是上海的‘城市之光’。我们做‘银光计划’,就是要用这一束‘光’去温暖申城老人的晚年。就如同延照理事长所提出的,关爱老人要‘把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理事长、上海市原副市长胡延照】

  胡延照理事长高度赞同范永进理事长的提议。他指出,两家基金会合作做好“银光计划”,不仅对上海老龄事业、也会对全国老龄事业的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他说,上海比全国早10到15年进入老龄化社会,很多上海今天正在做的事,就是全国今后要做的事。我们努力做好“银光计划”,也是为全国老龄事业的发展趟路和积累经验。相信对全国老年生态的逐步改善,乃至对全社会的稳定,都是有一定作用的。“银光计划”可以长期做下去,关键是要坚持两个重要的原则,一是不图虚名,实实在在做事;二是不面面俱到,抓住一些重要问题做深做细。

  胡延照理事长对做好“银光计划”新的三个板块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和构想。他强调,一是老年论坛,重要的是有个相对民主的声音,把民间的、老百姓的迫切需要提出来,比如养老院,尽管政府已经出台了不少扶持措施,但无论中高端还是中低端,目前都存在不少困难,特别是距离养老院不仅是要让老人在这里度过晚年,而且是要在这里度过一个快乐的晚年这样的目标还很远。二是调研工作,要围绕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养,做到大爱无疆,“银光计划”就可以做一些这样的专题调研,如研究一下虹口公园、复兴公园的老年歌咏队,研究怎么把广场舞纳入到我们期望的状态上来,进一步研究怎样的老龄化社会是健康的、是未来整个健康社会的一部分,为政府制定新的扶持政策提供决策支持。三是抢救史料,如口述历史,除了“申光计划”那样的代表性人物,也可以写一些凡人常事,像插队落户、支内、三线建设内迁企业的回沪老人,创办里弄加工厂的退休老人,他们可以是普通的工程师、服装设计师、建设者、劳动者,是普通人中有典型意义的人,可以代表一个时代、一个群体的故事,要记录下他们那段特殊时期的特殊经历。

【左起:李佳玉、陆国元、高开云、胡延照、范永进、孙萍、宋艳雯、李忠诚】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萍、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李佳玉,爱建特种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高开云,新华社高级记者、《阳光下的温暖》作者陆国元,及两家基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议明确,将尽快启动今年的“银光计划”。

左:《银龄》杂志;右:《阳光下的温暖》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