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岁的曹友林每次进市区都面临重重挑战:交通卡不会充值,健康码找不到,预约码也弄不来……
另外,虽然地铁站有指示牌能帮他指明方向,但是站与站之间如何换乘却依然限制了他的脚步:“有智能手机也没用,用不来啊。”
“现在,解决这些问题并不难了,”曹友林笑眯眯告诉记者,“只要打个电话,志愿者小阮就会上门帮我忙,这些问题,全部帮我搞定,又省心又开心。”
上一次门,帮助操作一次手机,老年人就能跨越“数字鸿沟”。这项”红色代办”服务,正是奉贤区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深入实施“萤火虫”工程中,催生的一项“我为群众办实事”具体内容。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黄军华说,区委、区政府将这项工程起名为“萤火虫”,就是希望号召全区各基层党组织、各党员干部、各普通党员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吸取前进的力量,把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成为自带发光体的“萤火虫”,在群众最需要帮助的时候,挺身而出,有一分热、发一分光、暖一座城。目前,全区2000多基层支部、5万多名党员正在积极践行这项服务。
聚焦:难过的“智能手机”关
曹友林居住地,在奉贤区柘林胡桥社区,这里住着4000多名常住居民。其中,60周岁以上老人占六成,几乎都与子女分居。根据居委干部走访发现,这些老人因绝大部分不会使用智能手机,和曹友林一样,常常陷入“看不见的障碍”中,不能出远门、害怕出远门。再把视角放到整个奉贤区,截止2020年,奉贤60岁以上老年常住人口达到22.09万人,占总人口的19.3%,比2010年增长近8.87万人,与2010年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所占比重上升了7.1个百分点。这也意味着,还有很多老人,深陷于难过的“智能手机”关。
“也不是没有想过办法,”居委干部曹蕾坦言,从年初至今,居委干部已经办过几次“智能手机操作课”,“现场手把手教,老人都说会了,可真的回去到了自己实际操作的时候,又不会了。”以76岁的杨根法为例,老杨曾做过心脏手术,每月需服药控制病情甚至定期还要去市区复诊。居委干部特地给他手写了一份操作手册,但每次实操的时候,还是会遇到困难。“哪怕是电话里指导,老人也未必听得懂,最适合他们的方式,还是代办。”
“对年轻人来说,这个事可能小的不足挂齿,但对老人来说,真的是生活中的大事。”志愿者阮奕铭,是曹友林的“代办员”。曹友林介绍,自己常年患有冠心病,这几天不知怎么了心脏总觉得不舒服,就把他(小阮)叫到家里来,请他帮忙网上预约挂号。“每周六,我儿子都会来看我,如果当天预约看病,肯定没有号了,看不到病,所以我请他先预约好,这样当天,儿子一来就可以直接带我去看病了。”曹友林由衷感慨,“疫情后,现在到哪里都要预约、都要健康码,小阮帮我弄好,截图好,这样真的节省了不少的时间,而且一点也不耽误事情。”
不仅如此,智能手机带来的购物“障碍”,也在代办中逐渐消融。76岁的老人夏勤芳,如今就相当依赖智能手机:“现在,买扫帚都让志愿者帮忙网上买了,比超市里还要便宜一些,实惠。”柘林镇党委书记鲁瑛介绍,居住在当地的老年人,最大的希望就是足不出户享受更多生活便利:“现在,我们每个党员、团员,都把自己的智能手机当作公共服务设备,帮助老年人进行实时线上操作。自己烦一点,但换来的是老人轻松一点。”
目前,在当地,已有1000多名党员、团员等各类志愿者主动参与到这项服务中。不仅如此,全区各街镇的各类志愿者也在同步关注智能时代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积极帮助他们跨越“数字鸿沟”。代办服务,也从操作一部手机,变成了代理咨询、代买生活用品、代缴水电费、代送就医等。
聚焦:找不到的回家路
与曹友林不同,家住奉浦街道九华苑的65岁戚银芳,所遇到的问题,连她自己都没法解释:“我就是开电瓶车出去买个菜,然后怎么就找不到家了呢?”因脑萎缩愈发严重,从去年下半年到今年上半年,她已不自知的走失了三次,急坏了亲朋好友。丈夫马兴龙甚至把工停了,在家陪伴。
“难道,我再也不能出门了吗?”状态好的时候,丈夫的“限制出门”行为,让戚银芳感到委屈,但这个“看不见的障碍”不拆掉,全家一致认为,“不能随她。”而在奉浦街道的16个居民区里,共有60余户认知障碍明显的家庭。
有期盼的地方,总有萤火虫在发光。就在今年3月,在戚银芳家门口,奉浦街道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建成试运行,通过街道托底、社会组织让利,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只要出一顿中饭钱和一顿点心钱共13元,就能享受系列化、个性化的专业看护和干预服务。目前,由戚银芳在内的12位老年人已成为这里的常客。
“这里教什么呀?”面对记者的提问,戚银芳很主动,“喏,考我这些数字的摆放位置。”她拿起一张卡片告诉记者,只要把卡片上的三个数字依次摆放正确,“就算赢了,赢了么就可以吃粒糖。”奉浦街道老年认知障碍支持中心主任范春英介绍道,350多平方米的空间里,分东、西两个空间,西面,是针对轻度的,而东面则服务重度的。隔三差五,就会有专业的记忆训练师、社工师、康复师、日照中心师来服务老人,用做游戏的方式来科普预防、筛查诊断、早期干预,延缓他们的“健忘症”。
可对老人家人来说,“专业”不等于“安心”。为了消除顾虑,中心志愿者们便是一只只发光的“萤火虫”,用润物无声散发光和热。82岁的顾学章是一位独居老人,因为眼睛不好,每天,都是中心志愿者接送他“上下学”。此外,他大小便有时也不能自理,中心志愿者每天都给他清理、擦身,最后,还定期给他刮胡子、理发。他告诉记者:“我在这里,像住进了天堂。”还有一位74岁的老人,名叫袁小弟,有老年多动症,一看到门,就要“冲”出去。每次见他过于“烦躁”,志愿者都会塞给他一粒糖,安抚他。
无微不至的照顾,让老人家属也从中获得一个“喘息”的时间。作为戚银芳的妹妹,戚银华很有获得感:“以前,我姐夫要每天呆在家里的,对于正常人来说,天天不出门,总归心情不畅快的。那现在,他可以再去赚点买菜钱填补家用,人也开朗多了,日子也好多了。”
不仅如此,这些志愿者还走出中心,走进居民区,为辖区内患有认知障碍的独居老人、空巢老人、低收入困难老人等提供上门陪伴服务,在互动中为他们记录下本不该被丢失的记忆。目前,奉贤区正在探索老年人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建设,已在南桥镇和奉浦街道同步展开,其他街镇也将酌情开展。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未来的某一天,每个人都会不知不觉老去。“这些老年人,就是我们的明天。只有今天多为他们想一点,我们的明天也会更精彩。”中心90后志愿者郑洁这样诠释着她做一只“萤火虫”的初衷。
如今,拆掉“看不见的障碍“,奉贤区“萤火虫”工程还在持续发力。
(摘编自2021年6月28日 《上海市奉贤区融媒体中心官方帐号》 记者孙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