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打造全龄层全配套亲情健康社区
2018-07-27
字体: | 阅读:85|
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年轻人的供养压力也随之明显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一对夫妇同时赡养四个老人的家庭逐渐增多。如何让日渐老去的父母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是当下中国年轻人不得不认真思考的问题。

截至2017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占总人口的17.3%,中国已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有机构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2.55亿,占总人口的17.8%,其中高龄老年人将增至2900万,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至1.18亿。

养老产业 潜力巨大

我国社会化养老产业刚刚进入起步阶段,老年群体数量日益增多,老年人用品和服务需求巨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专家指出,要积极发展养老服务业,推进养老服务业制度、标准、设施、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
  作为中国健康老龄产业的先锋践行者,大爱城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大爱”为核心价值、以“大爱城”为核心品牌,独创“大爱·书院式养老”模式,通过产业链协同和产品创新,为中国社会化养老提供新的探索与实践。多年来,公司除自身向健康产业、老龄产业投资外,还通过品牌输出、管理输出、技术输出等形式与各方展开合作,实现“医、康、护、养、学、游”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目前,大爱城控股已在华北香河、华东崇明岛和宁波、华南乐东等地布局了多个大爱健康产业新城,打造“全龄层、全配套”亲情健康社区,提供给中国家庭“情满三代”的大爱生活。

田园养生 回归自然

 

 

“崇明岛·大爱城”项目效果图

 

作为世界级生态岛,崇明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自然环境优美,适合修身养性,森林覆盖率高达20.5%,PM2.5常年低于30,堪称“天然氧吧”,又有“长寿之岛”的美誉。

“崇明岛·大爱城”就坐落于崇明岛北岸,是大爱城控股为中国长者及其三代家庭打造的全龄层、全配套亲情健康社区。项目占地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10万平方米,绿化率35%,周边众多4A景区环绕,景观资源相当优越。项目还特别设计有1.7万平方米的自循环商业中心、大爱书院、湖心岛餐厅等核心配套,产品涵盖洋房、合院、双拼别墅,为三代之家畅享养老、度假与日常居住的美好生活提供了坚实保障。项目整体采用上海石库门建筑风格,门框、门楣、晒台、屋顶等选用与石库门相同质感的经典石材,再现老上海的百年风华。

为了让三代之家能够享受回归生态健康、追寻自然乐趣的生活,“崇明岛·大爱城”还打造了1500亩亲水田园景观公园,以自然永续为理念,以生态景观、生态技术及环境保护为前提,通过生态农业、田园景观与田园体验的巧妙融合,打造大爱城独有的“休闲农业+养老产业”田园养生养老新方式。

书院养老 老有所乐

以大爱城控股旗舰落地项目——香河大爱城为例,其“书院式养老”模式的核心服务运营平台大爱书院就位于其中,覆盖居家养老、机构养老、旅居养老三大业务。大爱书院践行健康管理理念,通过“医养结合、健康评估、定制护理、书院课程、千亩农场”等板块、千余项特色养老服务,使入住的长者们享有“美好社区、养老服务、家庭医生”,享受一站式无忧养老生活,做到“老了,更幸福”。

据悉,“崇明岛·大爱城”作为大爱城控股精心打造的全龄层、全配套亲情健康社区,将一站式满足全龄家庭生活的核心需求,形成持久、良性、自循环的社区产业结构体系,实现父母在旁、亲情团聚、天伦共享,符合中国人文亲情心理,契合当下中国大多数家庭需求的新生活形态。

目前,已有越来越多的养老服务机构在完善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推进医养结合、发展智慧养老、创新运营模式及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等方面展开了有益尝试。未来,期待能通过更多模式创新,为应对老龄化问题启发思路,让广大老年群体老有所养,老有所乐。

(摘自2018年7月27日《解放日报》  作者赵晓敏)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