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12月25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不负春光,怀着守护成果的仪式感有序出行
2020-03-16
字体: | 阅读:84|
专家表示,市民在从静到动的转换中,应重温“宅”的意义所在。“宅,是因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病毒阻击战,需要用集体宅家的方式切断传染源,把疫情控制住,以免更多人受到伤害。” 

  

 

2020年3月15日,首班游客在浦江游轮上打卡留影。 解放日报记者孟雨涵摄

 

 

游客有序排队测温,以黄黑线限定彼此间距。

 

 

游客须办理随申码,方能进入测温通道等候。 以上2张图片均陈玺撼摄

 

 

 

夕阳西下,游客们正在游船上欣赏浦江两岸美景。  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等能出门了,想去河边走走、公园逛逛。”“等春天来了,要带孩子去家门口赏花。”过去一个多月的“集体宅家”时刻,你是否许下过这样的心愿?随着沪上一批景点、公园、博物馆、体育场所、书店等的逐步开放,这个周末,不少市民履行起“宅家”时期与春天的“约定”,走出家门,享受春光。

从宅家的“静”到外出踏青的“动”,市民心理上要做哪些调整?不负春光的同时,怎样避免扎堆集聚?对此,专家表示,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也在逐步走出家门,但仍不应忘记过去一个多月“宅家”的意义,怀着守护成果的仪式感有序出行。

人是向群性动物,“约”的快乐网络无法取代

“宅了一个多月,现在能够出去走走,无论对人的身体还是心理来说都是一种放松和舒缓。”上海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张海燕说,人是向群性动物,比起一个人做些什么,人们更愿意和别人一起做些什么。

随着科技的发展,虽然电话、视频网络等可以让人们居家期间也能保持与外界沟通,但是见面带来的社交溢出效应是“宅生活”无法比拟的。“当人们擦肩而过,有时候不需要太多接触和交流,就能传递很多信息。”张海燕举例说,比如,一起逛公园,一起在书店选书,即便大家互不相识,人会处在一种很舒服的“场域”里,哪怕互不打扰,但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有时就能提供人们心理所需要的安全感。

对于社会关系对心理的影响,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师李黎也表示,当人出现心理问题时,他们所做的第一步就是向社会支撑系统求助,包括家人、同事、同学、邻居,甚至居委会大妈、快递小哥,坚固的社会支撑系统加上适当的社会活动,能很大程度缓解焦虑。

牢记“宅”的意义,回想这一个多月来付出的努力

常出去转转那么好,是不是意味着大家可以一窝蜂地往外跑?张海燕说,市民在从静到动的转换中,应重温“宅”的意义所在。“宅,是因为我们正在经历一场病毒阻击战,需要用集体宅家的方式切断传染源,把疫情控制住,以免更多人受到伤害。”

她进一步解释说,人生来拥有一种高级情感需求,包括理智、审美、道德等,这是人与动物的区别所在。此次疫情袭来后,通过及时的科普,绝大部分人了解了“宅家”的意义,明白了“闷在家里也是战斗”,因此人们能够自我约束,尽量减少外出,直到病毒消散的那一天。大家清楚,这样做是有意义的。

目前,国内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人们也在逐步走出家门,但仍不应忘记过去一个多月“宅家”的意义,并由此来指导外出行为,把握好节奏和去向。

当前,全国战“疫”仍未结束,世界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一旦掉以轻心,就可能让之前“宅”了一个多月的成果前功尽弃。张海燕表示,公众应反复回想这一个多月来付出的努力,明白现在的疫情防控成果来之不易,由此产生对守护成果的意义感、仪式感。在人类高级情感的驱动下,大家会自觉遵守保持间距、不聚集等社交规则,看到有人群扎堆的情况,也会主动错峰和避让。

警惕“过度补偿”,过渡期更应拿出理性和自律

上海植物园科普志愿者领队兼讲师黄麒通发现,疫情之下和公众讲健康卫生知识特别容易被听进去,有人恨不得每天洗手十遍,一旦疫情趋缓,怕麻烦的心态又会抬头。

张海燕也提醒,久“宅”后出门容易发生两种现象:一是报复性吃喝,二是人群扎堆,这是心理上一种合理的补偿机制,但是在当下这个过渡时期,这种“补偿心态”十分危险。

“我们仍然有太多不能掉以轻心的理由。”张海燕说,新冠病毒是一种全新病毒,我们对它的来源、传播途径、感染机制等都还了解得不足,在科学上还有太多研究正在进行,公众需要对病毒心存敬畏,千万不能“记吃不记打”。

外出回家勤洗手、不吃野生动物、使用公勺公筷……疫情终将过去,但这些疫情期间养成的良好习惯不能丢。张海燕说,上海市民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在过渡期更应拿出理性和自律,让走出家门变成一件健康安全快乐的事。

(摘自2020年3月16日《文汇报》  记者沈湫莎)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