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市民会发现,身边的林带里、河道边、绿地中,出现了越来越多印着“上海绿道”字样的道路。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绿道”已累计建成671公里。根据“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上海将建成1000公里绿道,为市民提供更多绿色休闲空间,大幅提升城市生态环境品质。
靠近南浦大桥的黄浦滨江绿道上种植了一排樱花树,盛花时节引得市民游客纷至沓来。
杨浦滨江绿道旁的公共空间保留了沿江企业的工业元素,展现出独特魅力。
上海世博会浦西展区的绿道旁,静静停靠着已经退役的我国第一代综合性航天远洋测量船“远望1号”,成为特别的景观。
黄浦滨江东岸在跑步道和骑行道之间特别设立了望江驿,游人可在里面休憩、赏景。
绿道边每隔一段距离都会有遮阳棚和座椅,走累了,可以停下歇脚。
一些绿地、公园内的绿道还有宽敞平整的骑行道,供骑行爱好者畅享速度激情。
前滩公园内的绿道边顺势铺设了草坪阶梯,游人可安静地坐上半天,看黄浦江上船来船往,放松心情。
空中俯瞰新江湾城政悦路生态走廊,上海绿道正是依托绿带、林带、水道河网等自然和人工廊道进行建设的。版面制图邢千里
集生态保护、健康休闲和资源利用等功能于一体的绿道,依托绿带、林带、水道河网、景观道路、林荫道等自然和人工廊道进行建设,串联起郊野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绿地林地、林荫片区等各类生态空间,以及历史景点、传统村落、特色街区等人文节点。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绿道是上海市民共享生态福利的绿色载体。在低碳、环保生活理念倡导下,绿道已成为国内外城市绿色发展的普遍选择。
2016年起,上海开始大力建设绿道;2017—2019年,绿道建设每年被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2018年,全年共建成224公里,包括黄浦滨江绿道、静安彭越浦绿道(汶水路—灵石路)、长宁外环生态绿道、杨浦滨江绿道、闵行龙吴路(景联路—江川东路)绿道、松江广富林郊野公园绿道、嘉定新城环城林带绿道、奉贤金汇港半马绿道、青浦环城水系(一期)绿道等多个重要项目。
其中,长宁外环生态绿道沿线植物和水体经过改造提升,实现滨水、片林、草地、湿地等多元素有机融合的特色风貌,春夏秋冬皆有景看;奉贤金汇港半马绿道两侧点缀早樱、乌桕、银杏等色叶、开花类植物,景观效果大幅提升,扮靓市民生活;青浦环城水系绿道以原有植被资源为基础,突出区域性特色,依据植物季相变化和常绿落叶树种的合理搭配植物品种,可长效保持景观效果;闵行绿道体现本土特质,营造特色绿化景观,形式多样,疏密有致,探索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建成雨水花园。
漫步绿道间,或赏景,或健身,可以感受到城市和生态融合之美。闵行绿道上160米的紫藤长廊、300米的樱花大道和成片的粉黛乱子草成了网红,引得市民游客争相打卡拍照;黄浦滨江4公里绿道串起七座精巧别致的主题花园,将硬朗的滨江岸线美化为亲民绿色的公共生活线;崇明生态绿道铺展于河流、湖泊、湿地和广袤森林、农田间,充满乡野之趣,成为市民骑行、漫步、旅游的好去处……
未来,申城绿道还将围绕“绿化、彩化、珍贵化、效益化”目标,在建设中提高彩化比例、丰富植物配置层次,实现绿道景观的季相变化,更加凸显不同绿道的个性和特色。
(摘编自2019年3月27日《文汇报》 记者赵立荣 袁婧 叶辰亮摄影 记者李静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