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09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桃浦镇百对金婚老人50年来互相扶持、相濡以沫
2018-10-18
字体: | 阅读:55|

有对金婚夫妇,当年“处朋友”两个月就“闪婚”了,而且还是女方先开的口。在结婚登记处才知道,原来他们是同年同月同日生……

2018年,普陀区桃浦镇开展“寻找金婚老人”行动,经过各居、村委排摸,全镇共找到100对金婚老人。前几天,有对老人向记者讲述了他们50年来互相扶持、相濡以沫的故事。

 

 

桃浦镇向老夫妇颁发金婚证书。(资料)

 

一眼相中,两个多月“闪婚”

贺瑞起和李玉珍夫妇年轻时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同在新疆兵团农业师三团机关工作。贺瑞起在组织科担任内勤,李玉珍则在保密室当保密员兼管各科室文件。两人之间常常因工作关系互相传递文件,一来二去渐渐熟稔起来。

老夫妇回忆,真正确认恋爱关系,多亏组织科于大姐牵线搭桥。说起这一切,李玉珍还有些羞涩:“那时候,我爱人在于大姐手下工作,不知道为啥她越看越觉得我俩有戏,1967年元旦,就主动来问我有没有对象。”这位老人小声说,当时不能将恋爱处在明面上,如果拉拉手、多说几句话,都会被说成作风问题。

于是,性格爽朗的李玉珍开始和贺瑞起试着相处。经过两个多月接触,她感觉贺瑞起这个人值得托付,竟主动提出结婚。“当时也没像现在这样,处对象要很久,感觉对眼,就定下来了。”当时,男方贫农出身,女方工人阶级出身,两人又是党员,政治背景没问题。李玉珍看了老伴一眼,似有小小不满:“他人比较闷,当时我直接找到他说:贺助理员,我们领结婚证吧!”

1967年7月1日,贺瑞起与李玉珍登记结婚,这件事还成了当时被口口相传的“热点新闻”呢。有趣的是,“处朋友”时他们都不知道对方年纪多大、生日是哪一天,后来到结婚登记处闹出大笑话。李玉珍回忆道,当时登记员首先问了贺瑞起的出生信息。“当我听到他口中报出1942年12月27日时,我惊讶得捂住了嘴,心里感叹道也真是太巧了吧。我们俩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啊。”这让结婚登记处的所有人都记住了他们。

两位老人也说,当时由于新疆物质匮乏,婚礼操办十分简陋,也没啥亲朋好友可以邀请。但他们两人婚礼当天,却有无数人前来围观,就是为了看一眼这对同一天生的小夫妻。

直到现在,这对老夫妻都深信,他们之间缘份深厚。贺瑞起还清楚记得,他自己是在1961年那年从河北来到上海报名援疆招生,9月12日和上海援疆学生一起坐火车到了阿克苏。爱人是两年后的1963年从上海来到新疆,一个北方人、一个南方人,不远千里都到一起找到了对方,“这就是千里姻缘嘛!”

历经辛酸,携手同行苦也甜

就算恋爱、结婚的记忆是甜蜜的,但支援新疆的那段记忆依然很“苦”。李玉珍唏嘘道:“当时条件太艰难了,小娃娃没有糖吃,女的没有卫生纸,男的没有烟抽,放眼望去就是一片荒芜,遇到发洪水时,就是一片汪洋。”他们刚去兵团时还没啥房子,只能住在“地窝子”里过渡。

“地窝子”是什么?老人说,那是在沙漠化地区简陋的居住方式——在地面以下挖约一米深的坑,形状四方,面积约两三米,四周用土坯或砖瓦垒起约半米的矮墙,顶上放几根椽子,再搭上树枝编成的筏子,再用草叶、泥巴盖顶。“地窝子”可以抵御沙漠化地区常见的风沙,并且冬暖夏凉,但通风较差。

“后来我们被下放到18连,这个连队全团最差,人员最为复杂。但没办法,上头给命令,只能硬着头皮上。”由于开荒,劳动力大,又没有荤腥,连队菜园也种不了啥菜,肚子一直吃不饱。1968年12月,大儿子的出生使得家庭的负担更加承重。李玉珍说:“当时饿了,就找当地的沙枣吃,将沙枣从树上打下来,晒一下,去皮去壳,与玉米粉、苞谷粉揉在一起,做面食。虽然有一丝丝甜味,但吃口又沙又粗,难以下咽,但在当时靠这个顶了好多年。”

让李玉珍最开心的事,是每次回上海探亲。虽然要经历军车几天的路上颠簸和火车的人挤人,但能看到家人,并多带一些生活用品、吃食回去,再苦再累都觉得值。“大到衣物,小到盐巴、火柴,都要一并带回新疆,每次都要六七个大纸箱。到兵团门口,就有一大堆人翘首企盼,就为了能得到一颗大白兔、话梅之类的解解馋。”

1971年6月,李玉珍与丈夫贺瑞起调回机关。李玉珍在团部中心小学当老师,爱人重回组织部工作,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如今,两个儿子有了自己的家庭和孩子,二老也在2002年回到上海颐养天年。过去经历的辛酸苦辣,如今却成为二老携手度过的满满回忆。

(摘自2018年10月17日《解放日报》  记者栾吟之)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