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16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共同走过40年|品牌篇|金山区“心连心”助医敬老的故事
2024-04-22
字体: | 阅读:43|

  抗日战争年代《铁道游击队》的故事人们耳熟能详。“爬上飞快的火车,像骑上奔驰的骏马,车站和铁道线上,是我们杀敌的好战场。我们爬飞车那个搞机枪,闯火车那个炸桥梁,就象钢刀插入敌胸膛,打得鬼子魂飞胆丧。”那首脍炙人囗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至今仍为人们所传唱。

  在东海之滨的上海金山,也活跃着一支小分队。150名已经退休的乡村医生们组织起来,身背药箱,一年四季奔走在乡间田头,为全区高龄、独居和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提供包括量血压、测血糖、做B超以及指导用药在内的定期上门免费医疗服务。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虽然并没有一首属于他们的歌,他们依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送医上门的移动的“卫生所”

  大文豪列夫.托尔斯泰在19世纪世界文坛首屈一指的优秀作品《安娜.卡列尼娜》中,有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金山区张堰镇92岁的老人蒋阿婆,她的家庭就遭遇了种种的不幸。

  蒋阿婆是一位独居老人,患有帕金森、痛风、冠心病、心动过缓等多种慢性疾病,体内还装着心脏起搏器。她育有一儿一女,由于在坐月子的时候没有得到良好照护,心情还常处于抑郁状况。雪上加霜的是,她的儿子、儿媳、女儿和外孙又相继患上癌症。这让她的生活处境越发艰难。

  幸运的是,5年多前,金山区"心连心″助医公益项目的志愿者潘春妹敲响了她的家门,也慢慢打开了她的心扉。潘春妹每个月2-3次上门为她测血糖、量血压,做各种常规的检查。然后,根据她不同的病情,指导她按时、按量、按次序服药。老人每天要服10多种药,担心老人会服错,周粉华还专门买了两个多层的药盒送给她,让老人把每天从早到晚要服的药按顺序放在药盒里。做完这些,两位志愿者就和老人促膝长谈,开导她的心情,直到她的脸上露出笑容。5年多来,蒋阿婆的身体状态保持着稳定,心情也好了很多。老人年轻的时候爱美,在她的床头还挂着她那时穿着旗袍拍的大幅照片。现在她一个人独居,平时也少有人上门,她依然把自己拾掇得干干净净,衣服也穿得整整齐齐。这于她而言,是一种生活的态度,特别是在她的病情稳定之后。

  对蒋阿婆的助医服务,是金山区“心连心”公益项目助医服务的一个缩影。这个项目开始于2018年,最初在张堰镇只是试点,没想到大受老人欢迎。“金山区虽然地处远郊,但并不缺医少药。区里有多家一、二级医院,还有三甲医院的分院。镇上有社区卫生中心,每个村有卫生所。但是,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比一般人更需要医疗照护,但外出就医却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金山区代表处常务副会长黎仕忠,退休前担任金山区民政局党委书记,他对高龄、独居、行动不便的老人就医难一事了如指掌:“我们在走访调研的过程中发现,张堰镇‘心连心’助医项目很好,真正解决了特殊群体的老年人就医难的问题。我们代表处就把这个项目列为品牌公益项目,在全区推广。考虑到助医是一个专业的事情和专业的过程,2021年,我们把这个项目交给位于金山区的上海建国医院具体组织实施,代表处负责宏观管理、指导并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上海建国医院是一家科室齐全、设备先进的医院,一直重视人文医院建设,遵循‘厚德精医,济世为民’的办院理念,接手‘心连心’后把这个项目办得既扎扎实实,又有声有色。”

  上海建国医院公益事业部主任黄桂红,是“心连心”助医项目的负责人。“我们主要的服务方式,就是为全区9个镇和一个高新区为90岁以上的高龄、独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每个月2-3次免费上门助医,包括测血糖、量血压、口腔检查,以及一些基础性的问诊。后来,医院又专门添置了手提式的B超设备,医生上门为床前老人筛查那些常见病和老年病,比如前列腺增生、各种结石、静脉曲张等等,有需要的还定期检查。对老人指导用药也是助医的主要服务内容之一,因为对于这个特殊群体的老年人来说,没有什么比遵照医嘱按时、按量、按次序服药更重要的了。我们‘心连心’项目组的150名志愿者,全部都是区里各镇已经退休的乡村医生。他们自愿报名参加这项服务,用自己的医术,用心、用情、用爱,竭诚为老人们的晚年健康保驾护航。他们的精神真是让我感动!”统计表明,“心相连”项目组每年完成服务的场次超过15000场,受益人数达20000多人次。”

“心相伴”心心相印

  金山区除了“心连心”助医服务已经覆盖的9个镇和高新区以外,还有一个石化街道。这里居住的大多是上海石化总厂的职工及其家属。2021年底,当“心连心”助医活动已经在9镇(高新区)全面展开以后,项目组将目光投向了石化街道。建国医院公益项目负责人说:“基金会代表处领导再三嘱咐我们,爱心服务不能有‘被遗忘的角落’,所以我们很快就将助医项目延伸到了石化街道。考虑到石化街道医疗资源相对集中、居民文化水平也相对较高这样的特点,我们把服务的重点放在精神抚慰这一块。‘心连心’服务也有对老人精神抚慰的内容,但以基础医疗服务为主。石化街道这里,我们正好颠倒过来,以精神抚慰为主,也有基础医疗服务。侧重点各不相同。我们专门从项目组中抽调了10名志愿者,经过专业的培训,和2名医院在职医护人员组成一支志愿者队伍,为石化街道80岁以上的失能老人、独居老人、孤寡老人,提供每月1—2次的上门服务。我们给这个本质上仍是助医的服务,起了一个新的名字:‘心相伴’。”

  服务的内容各有侧重,服务的流程其实并没有变化。志愿者们上门,还是先测血糖,量血压,检查口腔,进行常规的问诊。上门服务的大部分时间,还是和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家住石化十三村的独居老人魏阿婆怎么也没想到,在她96岁生日的那天,志愿者周粉华和薛继红医生,俩人带着水果和长寿面来给她过生日。在唱生日快乐歌的时候,老人忽然想起一直梗在心中的90岁生日那天发生的事,顿时泪流满面。魏阿婆生有一儿一女,儿子生病先走了,后来女儿也走了,她一个人生活在石化街道。90岁生日那天,照顾她的阿姨不知道老人生日,她自己也忘了,结果阿姨做了煮豆腐。第二天,阿婆想起昨天是她生日,却吃了顿豆腐饭,心中懊恼不已,竟成一块心病。这块心病在6年后吃长寿面时的欢乐气氛中终于解开,志愿者医生特地用手机给笑容满面的老人拍了一张照片。阿婆看着手机中的自己,开心地给阿姨交待:“别忘了,我哪天走的时候,就用这张照片。”

  真別小看了这些照片,对于那些失能、独居、孤寡的高龄老人而言,有时就是快乐乃至幸福的源泉。他们孤独的心灵,常常会因为这些照片而变得温热起来。于是,“心相伴”的这12名志愿者,就把为老人拍照并做成相框、相册送给老人,作为他们助老敬老的活动之一。除此之外,新年送老人喜爱的老黄历、祝福对联,重要节日上门问候,对特别人群(军人、教师、医生等)提供上门中医推拿、按摩,都是志愿者们服务的内容。

  当然,做得最多的还是陪老人聊天,慰藉他们的心灵。石化十一村的潘阿婆是一位丧偶老人,和年过60的聋哑残疾儿子生活在一起。儿子严重认知障碍,不会做家务,唯一会做的是每隔几天用轮椅推着母亲到集市上去买次菜。生活的困顿老人并不放在心上,她紧锁的眉头是因为担心她百年之后,聋哑残疾的儿子怎么办?志愿者医生每次见面都用“同一帖药”开导她:现在政府的政策好,社会风气也好,会给残疾人生活保障。还特别用“心连心”、“心相伴”助医活动的实例,来打消老人的顾虑。志愿者医生也对阿婆的身体做些调理,她的牙齿不好,因为牙床萎缩又不能装假牙,就一次又一次地请建国医院的牙医上门医治,先后来了5次。阿婆的心情逐渐开朗起来,到后来反还安慰起志愿者来:“你们放心,我想通了。这个事顺其自然,老天自有安排。”

心与心的律动

  用志愿者周粉华的话来说,“心连心”助医项目负责人黄桂红,是“我们队里的年轻人”。她今年56岁,她要负责安排150名志愿者们的助医活动,解决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要负责和老年基金会金山代表处之间的对接,接受代表处对老年公益项目的宏观管理和直接指导;还要向建国医院领导汇报,争取医院各种医疗资源的调度和配合。她还和志愿者们一起,上门和两个特殊群体的老人们“心连心”、“心相伴”。

  她说得最多的,是志愿者医生们栉风沐雨行走在乡间、巷间的种种不易,是被服务的老人们感激的眼神和发乎于情的那些举动。她说这是助医活动服务者与被服务者之间心与心的律动。

  她一口气说了好几件事。“有一次,我们去给一位95岁的老人过生日,给她送水果和长寿面。她开心地拉着我们的手,和我们唠家常。突然似乎想起了什么,老人松开手走到屋角一个很狭窄的地方,半拱着弯不下去的腰拾掇东西。原来,她是要给我们每人几个红薯。当时我们真的被感动了!遇到更多的,是服务结束时,老人们依依不舍地把我们送到门口,一定要到菜园里摘几个西红柿、摘几根黄瓜,塞到我们手里。那个时候我们心里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还有我们前面说到过的石化十一村的潘阿婆,有一次我们向老人告別时,老人忽然从轮椅上颤颤巍巍地站起来,拿出一面绣有‘医术精湛 医者仁心’的锦旗送给我们。她自己都不能走路、外出,这面锦旗还是老人要她住在市区的女儿专门去做的!”

  心与心的律动并不止于服务与被服务者之间。上海市老年基金会金山代表处和建国医院,对志愿者们的关心与关爱体现在方方面面。代表处领导和医院领导逢过节看望志愿者已经形成制度,还经常和他们一起搞团建活动,每到年末会对优秀志愿者进行表彰。考虑到志愿者的身心安全,规定志愿者的年龄为60—75岁,每次上门服务必须二人同行,避开上下班高峰期,酷暑雨雪天气延后时间服务等等。建国医院医生用手提式B超为老人们和150位志愿者筛查和定期检查身体,最让志愿者们感动的是,医院每季度在为他们做心理方面的技能培训,还专门外请心理咨询师他们做心理的课程,因为他们每天都要面对高龄、多病的老人,难免会沾染一些负面情绪。通过这样的心理抚慰,让志愿者们始终保持健康的心态和愉悦的心情,也能更好地为老人们提供服务。

  “心连心”助医项目张堰镇志愿者张友明,今年满75周岁。按规定,他生日那天被从项目组“强制”退休,但他的心仍和项目一起律动。“我还记得2018年5月,镇上老龄干部高雪明打电话说,准备组织退休的乡村医生组成一支志愿者队伍,为90岁以上行动不变的老人提供上门医疗服务,我当即决定报名参加。这样,我近50年积累下来的乡村医生的专业技能经验可以再次发挥余热!”张友明说:“转眼间,快6年过去了,5年多的服务历程点点滴滴在心头。我因为年龄原因退出这个项目,区领导、镇领导、建国医院领导专门举办了志愿者表彰大会,让我上台发言,令到我非常感动,内心也无比的温暖。我人虽离开‘心连心’这支队伍,但我的心依然热爱着同伴和老人们。”张友明是张堰镇秦阳村人,从“心连心”项目组退休是他人生的第二次退休。这次退休,他向项目组提了一个特殊要求:不要收回他的志愿者红马甲和血压计血糖仪。“未来日子里,我还会力所能及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继续发挥余热,去关爱身边需要帮助的老人。”张友明有些动情,同时给项目组一个承诺:他不出村,只在秦阳村上门为老人们提供免费医疗服务,一如他在项目组时那样。

  “心连心”助医服务的组织者和志愿者们,已经做了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因为经费的原因,我们的服务还只能覆盖一小部分老人。每当看到我们上门服务时老人们渴望的眼神,我们就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就鞭策自己一定要把这件事做好,尽我们所能做得更好、最好!”

  “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微山湖上静悄悄,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毋庸讳言,高龄、独居和行动不变的老年人,在他们人生的旅途中确如“西边的太阳”。金山区“心连心”、“心相伴”的志愿者们,用他们的助医行动来敬养老人,也吟响了一首现实生活中的动人歌谣:夕阳依然好,虽然近黄昏。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