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2月18日这个特殊日子临近,文汇报2018年推出的系列报道“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也进入了收官阶段。马路不仅是城市的经脉,也承载着历史和文化。40年的时光留下无数故事,那些城市发展过程重要的转折时刻,都以自己的方式在马路上留下印记。今天,上海正面临历史赋予的新的发展机遇。我们梳理马路记忆,回望那些沧桑与巨变、光荣与梦想,为的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而路,就在脚下。
浦东新区世纪大道,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景观道路。图为世纪大道上的日晷雕塑地标。 视觉中国图
不到1.5公里长的武康路上,几乎每一幢建筑都有着悠远的历史。图为武康大楼。 视觉中国图
来自上海测绘院的数据显示,改革开放40年,上海的马路数量从1978年的1365条(依据《上海市交通图》)增至2018年的2311条(依据《上海旅游交通图》)。
如果说马路是解读城市的符码,那么通过这些新增的马路,人们更加了解40年的风雨兼程,如何形塑了今天的上海。它们应运而生,浓缩了城市发展的脉络,亦成为改革开放这一鸿篇巨制在上海的生动注脚。
要说40年里新增马路最集中的区域,那一定是浦东。当浦东开发开放的号角吹响,数条崭新马路在这片热土上铺展开来,一笔一划书写下这个至今仍在持续的伟大历程。比如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初具雏形的祖冲之路,1990年,位于浦东中部腹地、彼时还是一片农田的张江与陆家嘴、金桥、外高桥一并被纳入浦东开发开放的早期规划蓝图,建设高科技园区被提上议事日程,而祖冲之路则成为构筑园区市政道路的经脉。多年间,随着开发开放力度的推进,祖冲之路也在不断生长,从建设之初计划的总长度1.2公里延伸到今天的5.8公里,成为无数梦想起飞的跑道。
而同在上海西区的老外街和黄金城道步行街,则顺应了上海国际化程度不断提升之后对于居住休闲和商业消费功能的新需求。作为贯穿古北新区二期的中轴线,黄金城道步行街见证了上海第一个大型高标准国际居住区内,异国情调如何与在地生活“无缝对接”,如同越来越多的外籍人士毫无违和感地融入了上海;老外街则是上海最早的海外风情一条街,不仅成为老外们的“客堂间”,更成为越来越多海外进口产品的展示窗口。
就像90后一出生就“自带互联网基因”,这些从无到有的马路,开建伊始就被赋予了现代城市建设的多元理念。
2000年通车的世纪大道,是上海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景观道路。它不仅是连接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新上海商业城、竹园商贸区和花木行政文化中心的浦东重要功能轴,而且至今仍是上海最宽的马路,宽度达到100米,其中绿化景观人行道占比近70%,真正实现了把花园建到马路上。位于五角场地区的大学路,作为杨浦区创智天地项目的组成部分,以没有围墙的开放式街区为定位,同样是人行道的宽度超过了车行道。在这里,适宜步行、便于互动被放在首要位置,久违的街区传统在这条年轻的马路上得到了复兴。
分别位于徐汇滨江的龙腾大道和浦东滨江的滨江大道,与其说是马路,不如说是环绕黄浦江的两条江景休闲带。它们所在的地块都曾是工业生产用地,见证了民族工业的起步与辉煌,却也在产业调整与升级中沉寂。是新一轮城市更新给了它们重新腾飞的机会,道路设计践行了“还景于民”的理念,人们可以以步行、骑行、车行等不同方式和速度与水岸亲密接触,观光、绿化、交通、服务等多重功能在这里融为一体。与此同时,那些工业遗存也得到了妥善保留,变身为公共文化和艺术空间,既留住城市记忆,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未来,还会有新的马路在上海出现吗?答案是肯定的。历史的巨椽将继续在这片热土上郑重地挥洒,而我们,则是书写历史的人。
(摘编自2018年12月16日《文汇报》 记者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