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7月05日 星期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防范无症状感染者传播风险,该怎么做?
2020-04-03
字体: | 阅读:114|
2020年4月1日起,国家卫健委每日报告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的情况。当前,究竟该如何看待无症状感染者?如何加强对无症状感染者的防控管理?降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普通市民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有哪些?

针对这些当下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刚刚结束驰援武汉任务回到上海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张继明,结合他参与武汉疫情防控的经验以及对于病毒性传染病诊疗的经验,接受了文汇报记者的专访。

对无症状感染者不能放松警惕

问:4月1日起,国家卫健委每日报告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情况。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个消息?

张继明: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是指无相关临床症状,如发热、咳嗽、咽痛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新冠病毒病原学检测阳性者。

国家卫健委从4月1日起每日通报无症状感染者相关情况。在我看来,这一举措至少说明两点:首先,新冠病毒与“非典”病毒不同,确实存在无症状感染者,由此对该病的防控带来一定的难度和压力;其次,充分反映了我国对疫情公开透明和负责任的态度,我们国家不仅监控有症状的临床确诊病例,还对诊断难度较大的无症状感染者也进行监控和管理。

目前,无症状感染者可分为三种情形:一是有密切接触史,经过14天潜伏期的观察,均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核酸检测阳性,随后随访,始终为无症状感染状态,这种患者是真正的无症状感染者;二是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核酸检测阳性,随后随访过程中出现症状和体征,这些患者实际上处于潜伏期的“无症状感染”状态;三是采样时无任何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但呼吸道等标本核酸检测阳性,处于疾病的恢复期,多见于轻型患者,症状轻微,检测时已经过了症状期,但病人主观上已经不记得了。

我不认为无症状感染者的威胁比我们想象的要大。就单个病人而言,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要远低于有症状的新冠病毒肺炎,因为该病的传播主要是呼吸道飞沫传播,病人的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可促进该病的传播,而无症状感染者没有咳嗽、打喷嚏等呼吸道症状,传染性肯定是低一些。但无症状感染者比较隐匿,仍有传染性,也不能放松警惕。

感染者出现无症状机制尚不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

问:历史上有没有其它和新冠病毒类似的病毒,也出现了无症状感染者?

张继明:在其它病毒感染中,无症状感染者还是比较常见的。要知道,很多引起人类疾病的病毒均可引起无症状感染者,如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等。

新冠肺炎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肝炎等病毒的感染有相同之处,均可无症状携带病毒,具有传染性。据本人对有限病例的观察,最大的不同之处是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病毒持续阳性的时间不超过3个月,而乙肝病毒持续性携带可长期存在。

但是,新冠肺炎也是一种不同于“非典”的冠状病毒感染,感染者出现无症状的机制尚不清楚,值得进一步研究。

有密切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必须进行核酸检测

问:您在武汉方舱医院参与过一线救治。方舱医院有无症状感染者吗?

张继明:方舱医院主要收治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也收治无症状感染者。

在方舱医院,各种年龄段的无症状感染者都有,他们均因为是密切接触者而筛查出来的,抗体检测均是阳性。其中最大的是70多岁的男性患者,其老伴先确诊为普通型新冠肺炎。最小的是一名10岁小女孩,她的外婆和妈妈先后确诊为新冠肺炎,外婆为重型,仍在住院,目前病情已稳定,妈妈因为连续多次核酸阳性,恢复比较慢,和女儿一起住在方舱医院。所以,当有密切接触史或可疑接触史时,必须进行核酸检测。

加大筛查力度,加强个人防护意识

问:在我们身边无症状感染的人数会不会很多?该如何防范?

张继明:这种情况不可能发生。为了降低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播风险:

第一,有针对性加大筛查力度,将检测范围扩大至已发现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的密切接触者等。做好疫情跨境输入输出防范,对所有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

第二,加强个人卫生和防护意识仍然极其重要。养成勤洗手、戴口罩、开窗通风、清洁消毒、分餐制、生病时减少去人员聚集场所和科学戴口罩等健康生活行为方式。

第三,强化管理救治。一旦发现无症状感染者,要立即按“四早”要求,严格集中隔离和医学管理,对密切接触者也要实施隔离医学观察。隔离期间出现症状,立即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救治。

按照目前上海的防控力度和个人防护水平,不用过于担心无症状感染者传播扩散的可能性,因为根据个人有限病例的观察,无症状感染者的病程仍然是自限性。至于无症状感染者最长的带毒时间,目前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和研究。

(摘编自2020年4月3日《文汇报》  记者姜澎)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