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大报告新提出“弱有所扶”,进一步拓展了我国民生保障的内涵。“弱”不仅是贫困,也涵盖了各类面临生活窘迫和发展困境的群体。而“扶弱”也不仅仅是雪中送炭,而是织牢织密困难家庭的“兜底”保障网,帮助困难人群“站起来”。
2018年,国家民政部确定长宁区为上海市唯一的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区。长宁区正加速推进社会救助改革创新,坚守民生底线,补齐民生短板,帮助困难群体共享长宁国际精品城区建设的成果,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四圈”保障困难群众“一个不能少”
社会救助是保民生、托底线、救急难、促公平的基础性制度安排。近年来,长宁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创新机制,完善“9+1”社会救助政策体系,形成了社会救助“弱有所扶”的长宁样本。
家住新泾镇的江先生以开出租车为生,是家里的顶梁柱,爱人做钟点工补贴家用,且未缴纳过上海社保,两人还有一个读小学的儿子。江先生突患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高昂的医药费使原本经济拮据的家庭雪上加霜。
因突发变故导致生活条件急剧下降,在过去以收入作为唯一标准的政策下,这样的家庭并不符合低保家庭认定条件,生活也愈发艰难。对此,长宁区积极扩大困难群体受益面,通过引入多维贫困视角,建立起社会救助“四圈”管理体系,对不同救助对象分类施策、按需救助。据了解,“四圈”涵盖了最低生活保障家庭、低收入家庭、支出型贫困家庭和特殊困难家庭。并以此构建救助信息数据库,目标对象从原先以低保家庭为主的约6100人,扩大至约3.5万人,占全区户籍人口比例从1%扩至6%。“四圈”困难家庭如遭遇自然灾害、交通事故等意外导致基本生活出现困难时,还可以申请临时救助。
针对居民对社会救助政策不熟悉、获得救助信息不对称等问题,2018年8月,长宁区在上海率先建立了一支“家庭救助顾问”团队。顾问为困难群众提供政策介绍和指导,制定适合不同对象特点的服务清单和服务指引,同时,通过入户走访,收集掌握救助对象的动态信息,解决救助帮扶供需对接的“最后一公里”问题。
江先生家的困境就是救助顾问高老师在走访中发现的。高老师第一时间向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反馈后,多个部门随即协同为其量身订制综合救助方案。
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家庭救助顾问”发挥主动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特点,从困难家庭和对象的实际需求出发,突破部门条线的限制,主动协调匹配相关部门和社会资源,为救助对象提供精准、多样的救助服务。
社会参与让“弱有所扶”更有温度
在上海“9+1”社会救助政策体系中,“1”专指社会力量参与。作为政府救助的重要补充,社会力量以个性化、柔性化的服务,不断提升社会救助的精度和温度。
值得关注的是,长宁区在保障民生底线的基础上,积极提高对残疾人救助帮扶力度,全面建立起生活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累计约36万人次享受到这两项补贴。
多年来,社会力量参与已成为长宁区社会救助工作的鲜明特点,传统单一的物质和现金救助正在向物质保障、生活照料、精神慰藉、心理疏导、能力提升和社会融入相结合的复合式救助转变。
2018年,长宁区专为低保、低收入等特殊困境家庭儿童打造了“艺术护照”文化关怀项目,由专业教师、志愿者带领孩子们体验丰富的艺术活动,提高艺术素养。2019年又进一步引入承接上海市民政局“桥计划”项目的上海申爱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参与救助评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与需求,从而形成“一户一策”的救助和赋能方案。此外,长宁区还开展了“爱心传递”义务家教、“享物说”慈善捐书、梦晓团队心理慰藉、大重病家庭公益立体帮扶等项目,积极探索“输血”“造血”并行的救助形式,帮助困难群众走出困境。
(摘编自2019年7月4日《文汇报》 责编邵珍 撰稿周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