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2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将开展认知症老年人口普查建立相关数据库
2018-09-06
字体: | 阅读:120|
2018年9月5日是全国第三个“中华慈善日”,以“携手慈善,守护爱的记忆”为主题的2018年“中华慈善日”系列主题活动9月4日在沪举行,“关爱认知症专项基金”也于同日设立。据了解,近年来上海正积极推进建设“认知症老年照护体系”。市委、市政府已明确,将把认知症老年照护作为养老服务体系的重点,将推进改建认知症照护床位、开展认知症普查、建立上海老年人认知症数据库等举措。

 

 

 

 

 

认知症就像是一个小偷,逐渐带走一个人的记忆和能力,它让人渐渐忘记家在哪里、忘记如何言语、忘记自己的亲人、忘记如何吃饭。根据国际经验估算,上海认知症老年患者约有20万,在60岁以上人群中患者比例约7%,越是高龄比例越高。据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的数据显示,上海现有养老护理员约4.4万人。此次在沪推出的“关爱认知症专项基金”,将在认知症照护护理员的培训、评选及奖励等领域提供资助,推动相关的关爱认知症慈善项目,帮助更多的认知症患者及其家庭。

近年来,上海积极推进建设“认知症老年照护体系”,一方面在医疗领域加强专业诊断和治疗,市精神卫生中心、华东医院等医疗机构开设了记忆门诊,对认知症的精神行为进行医学诊断和药物治疗;另一方面,出现了一批提供专业服务的认知症照护机构,如市第三社会福利院设置了全市首个失智老人照料中心,银康、佰仁堂等养老机构,福苑、爱照护等长者照护之家设立认知症照护专区,收住认知症老年人,提供专业机构照护。

目前,本市已经涌现一批从事认知症专业服务的社会组织,如尽美长者服务中心,在浦东塘桥、长宁虹桥等街道建立“记忆家社区认知症家庭支持中心”,为认知症家庭提供支持与服务;剪爱公益在普陀、宝山、徐汇等区的部分街道开设“记忆学堂”,开展认知症社区宣教、早期筛查干预和个案服务。

2018年,上海又首次将改建1000张认知症照护床位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市民政局专门出台了《认知症照护床位设置指南》,市、区两级财政对认知症照护床位的建设和运营给予补贴。尽管本市在认知症照护实践方面已起步,但相对于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还任重道远。今后上海将开展筛查评估,不对认知症简单地视作疾病,而是要推动形成涵盖医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多维度、多要素的认知症筛查评估标准,并依托社区开展认知症老年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形成本市认知症老年人数据库。

此外,上海将大力强化发展社区干预照护,为认知症老年人提供健康咨询、康复训练、照护服务、医疗资源链接以及家属照料增能,使社区成为认知症照护体系中的重要依托。未来,上海会建设更多的专业照护机构,新建、改建更多具有专业功能的认知症照护床位和场所;培育包括专业评估、照护的社会组织、护理员队伍等服务力量。同时,在设施建设、人才培养、项目开展、机构培育等领域,加强政策支撑力度。

(摘自2018年9月5日《新民晚报》  记者李一能)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