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12月28日 星期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养老服务要实现从“有”到“优”
2019-08-23
字体: | 阅读:68|
2019年8月22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副市长彭沉雷和市民政局负责人介绍了上海持续推进“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有关情况。据透露,未来四年,全市养老服务主要指标在量上将有明显突破,实现养老服务从“有”到“优”。另外,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积极吸引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养老服务需求。

 

 

 

 

此图摘自2019年8月23日《文汇报》  制图冯晓瑜

 

每年将新增200个助餐服务场所

截至2018年底,本市户籍老年人口已达503.28万,占户籍总人口的34.4%(按常住人口算约占23.5%)。上海的平均期望寿命已达83.63岁,位居世界前列。

至2018年底,全市建成712家养老机构、14.4万张床位。同时,重点建设集日托、全托、助餐、医养结合等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已建成180家;建成以短期住养照料为主的长者照护之家155家,实现了城镇化地区街镇全覆盖。上海注重养老服务城乡均衡发展,对农村薄弱养老机构全部实施标准化改造;在农村大力推广互助式养老,截至2018年底,农村宅基睦邻点已建成1000个。

记者获悉,未来四年,全市养老服务主要指标在量上有明显突破。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在街镇全覆盖的基础上实现数量“翻番”,不少于400家。2019年,本市将出台“社区嵌入式养老工作指引”(以下简称为《指引》),逐步推行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服务标准,让老年人在街镇就可实现专业照护、助餐服务、医养结合、智能服务等功能,实现全市各街镇均衡发展。同时,《指引》还将对提供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所必要的设施要求、信息化、队伍要求、资金配套、模式选择等方面予以相对明确。

为了让更多的老年人就近就便吃上实惠可口的热乎饭,今后,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在现有基础上将实现总量“翻番”,达到1600家,其中社区长者食堂不少于400个;供给能力达到全市65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的5%。从2019年起,本市每年将新增200个助餐服务场所,确保面上布点均衡;同时丰富供给形式,优化助餐配送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管理。本市加大了对社区长者食堂的一次性建设补贴力度,并完善运营补贴措施,进一步将一些优惠政策落实到位。

养老护理员将有明确评价标准

上海推进“五位一体”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如何提质求精,实现养老服务从“有”到“优”?据透露,本市养老服务工作增能将从“人”和“管”两方面突破。

建设一支结构合理、规模适当、技能匹配的养老护理人员队伍是养老服务工作的重要保障。目前,上海养老护理员队伍收入待遇低、学历水平低、流动性高、年龄偏大,下一步将重点推进这支队伍“四个统一”,即统一的职业技能标准、统一的综合评价标准、统一的服务费用支付体系、统一的养老护理员数据库。

国家即将出台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标准,上海将根据国家制定的标准,逐步统一养老服务行业培训教材、技能等级,并研究行业协会等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政策,制定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试点方案。同步还将完善养老护理补贴培训政策,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量。今后面向养老护理员出台相关行业水平综合评价标准,对他们进行专业技能、人文素养、学历教育等多维度评价。未来,养老护理员的“星级”将和薪酬待遇、职业发展前景等挂钩。

目前,养老护理员的类别很多,对技能水平相同的护理员存在不同的支付价格标准。记者获悉,本市长护险、养老服务补贴等公共政策的支付标准也将逐步统一。全市还将建立统一的养老护理员数据库,将护理员学历、技能证书、培训经历、诚信记录等信息纳入,并加强各部门间信息共享,研究建立数据信息对用人单位、劳动者个人、社会公众等各方公开的机制。

上海将加强行业监管,以监管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和水平。从2019年开始,在全市养老机构中全面开展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工作。这项监测设计了90项评价指标,将通过第三方机构进行监测,监测结果向全社会公开。同时进一步完善和修订各类养老服务标准。下一步将重点构建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红名单”和“黑名单”制度。上海计划在2019年“敬老月”期间,公布一批养老机构“黑名单”,有虐老欺老行为、重大安全责任事故、违法违规开展金融活动等行为的养老机构都将被纳入“黑名单”,依法严厉查处,今后每年定期向社会公布。

支持各类主体进入服务市场

上海一直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养老服务。截至2018年底,本市共有养老机构712家,政府投资与社会投资举办的机构各占一半;在政府投资建设的养老机构中,交给社会运营的机构接近40%,比2016年前增加了50%。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后新增的政府投资建设或改建的养老服务设施采取“公建民营”的方式,委托社会力量运营的模式,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本市也将营造更公平的养老服务市场环境。支持各类主体进入养老服务市场,对民非和企业提供同等养老服务待遇不一致的政策进行调整,允许境外投资在举办营利性养老机构等多个方面享受境内资本同等的待遇。

未来,在长三角养老服务区域合作上实现突破。沪苏浙皖三省一市在养老服务的标准、资质、信用等方面实现互认互通,建立养老服务优质诚信品牌互认和推介,实现“一地认证,三地认可”,形成长三角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

(摘编自2019年8月23日《解放日报》  记者彭薇)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