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养老服务真不是简单地帮老人喂口饭、洗个脚,实际上护理是一门学问。”在市政协举行的一场专题协商会上,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成为委员们热议的话题。据悉,上海目前已有6.5万名具有一定专业能力的护理员队伍,数量上处于紧平衡状态,但在质量上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养老护理员直接决定着养老服务的质量。一位普通护理员的日常工作,除了“清洁口腔”“修剪指甲”“洗头洗澡”“协助进食”等常规操作外,还包括“分析老人无法入睡的原因并解决”“协助老人正确使用轮椅、拐杖等助行器”以及“预防老人走失、摔伤、烫伤”等专业操作,绝不仅仅是一项“体力活”。
但由于待遇差、社会认可度低等原因,上海的护理员队伍总量仍不够多,人员素质也不够高,难以满足专业照护需求。有委员坦言,在调研养老机构后发现,养老院内的医生、护士、护工明显不足,且缺乏相关培训,师资力量薄弱。一位上海养老服务企业负责人直言,以生命体征测量为例,如果护理员不懂得心率、心跳、血压等常识,面对设备收集的数据就无法作出及时准确的判断,但大部分护理员是“50岁以上的农村务工人员”,缺乏专业的医学护理知识和设备操作能力。
如何吸引更多专业人才进入养老护理行业?委员们认为,可以从教育入手,设立护理专业,“毕业以后要让他们有兴趣和意愿从事护理工作,并按照职业化要求,提供晋升通道和一定的薪酬激励增长,让大家觉得,这是一个可以期待的职业”。市政协委员、上海师范大学社会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郝勇建议,今后可以将养老服务人员数量纳入养老机构的评价标准,并在养老人才的培养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在观念上,我们要把养老人才的低端化更新为专业化。”市政协委员、上海健康医学院院长黄钢建议,上海可以考虑建设一所长者健康大学,不仅可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更可以为前瞻性的养老布局和政策论证提供依据。在市政协委员、上海万里社区爱照护长者照护之家理事长丁勇看来,体制机制影响着全社会参与养老的动力,他建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机制,让护理机构获得与付出相匹配的回报,从而缓解服务设计和支付意愿间的矛盾。
在队伍建设方面,近年来上海已有不少动作,包括建设养老护理实训基地,加大培训补贴力度等,此外,市民政局还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开办了全市首个“老年服务与管理”大专班,并设立养老护理员专项基金等。
2020年5月,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九部门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养老护理员队伍建设 提高养老护理水平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2年,力争实现养老护理员总量达到8.5万人,100%持证上岗,其中具有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的比例达到70%以上。为提高护理员待遇,《意见》还提出引导建立护理员薪酬等级体系,设立基本工资指导标准,并定期调查发布护理员市场工资价位,引导用人单位合理确定薪酬水平。
(摘编自2020年11月1日《解放日报》 见习记者顾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