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40条马路见证上海改革开放40年——新华路:历史古韵中,第一花园马路激荡出文化新声
2018-11-16
字体: | 阅读:90|

新华路全长约2.2公里,在延安路高架建造之前,是连接虹桥机场和市中心的重要干道。道路始建于1925年,最初名为“安和寺路”,之后曾更名为“察哈尔路”“法华路”,新华路的路名则从1965年沿用至今。

 

 

俯瞰新华路。(视觉中国)

 

 

    作为上海市政府实事工程之一的上海影城于1991年落成。这是摄于1992年的照片,当时上海影城前面还有喷泉。(文汇报资料图片)

 

 

    闻名遐迩的“外国弄堂”有数十栋花园别墅散落其中。图为位于新华路211弄1号的一幢西班牙式花园洋房。 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隐藏在新华路弄堂深处的欧式半圆形阳台。 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道路两侧高大的法式梧桐仿佛拢出一条绿色隧道。 文汇报记者袁婧摄

 

走进新华路,就仿佛一头扎进了旧时光。路两侧的法式梧桐在头顶相衔,拢出一条长长的隧道,隔绝了外面的车马喧嚣。阳光透过树叶,像岁月的尘埃星星点点落在路面上,令人恍惚觉得一个世纪的时间在这里凝结,不曾流走。

但这静止感又会旋即被打破——比如老洋房的挑空阳台上探出的一抹新绿,比如西餐厅半遮的窗帘后飘出的一丝奶油香气,比如上海影城大门的门沿上挂出的一幅新片海报,比如上海民族乐团的院墙内飘出的一缕清音。它们提醒着路人,变化一直在这里悄然发生。岁月静好,烟火流动,既保留历史的古韵,又激荡文化的新声,这是新华路让人流连忘返的魅力。

治理重污染,恢复历史风貌,一栋栋花园别墅重新鲜活起来

在新华路上随意敲开一扇门,便很可能是近“百岁”的优秀历史建筑。

这里被誉为“上海第一花园马路”,百余栋风格各异的花园别墅,是新华路上独特的风景。其中最有名的当属“外国弄堂”,也叫新华别墅,由新华路211弄和329弄两条弄堂呈马蹄形相连而成。这里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居住了多国外侨,是上海西郊“哥伦比亚生活圈”的精华部分。数十栋别墅由著名建筑师邬达克依照英国、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等不同国家的房屋风格、式样建造,走在弄堂中如同移步换景,往往刚刚经过一栋英国乡村风格别墅的米字嵌墙,隔壁西班牙风格的红砖拱门、洛可可式的铁质花纹又映入眼帘。最新颖的是一栋双层圆形花园别墅,形似一只双层蛋糕,因而被称为“蛋糕房子”,原为西班牙公使馆使用。

曾有人说,不出上海便能徜徉欧洲乡村,讲的便是这里了。在浦东机场和延安路高架建造以前,新华路还有着“国宾道”的称号,中外领导人到访上海,通常都会从虹桥机场经这里前往市中心。那时起,新华路就是象征上海优雅与格调的一张名片。

不过,很多人并不知道,这样一条“高大上”的马路,也曾有过“脏乱差”的“黑历史”。根据报纸记载,1980年,一名女子骑车经过新华路时,路面突然下坍。民警赶到后,发现道路坍塌处有一个面积约20平方米、深约1.5米的大窟窿,这个窟窿竟是路边延安油脂厂二车间排出的废酸液腐蚀形成的。该车间每天排出120吨废酸水,将地下排污管腐蚀掉以后,又在马路下面溶出了一个大洞。

新华路的污染问题,还远不止于此。一份1986年的统计显示,当时整个新华路地区2.2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不仅生活着七万居民,还有工厂111家,涉及化工、冶金、机电、医药等十多个行业。红旗力车厂、延安油脂厂、上海钛白粉厂等企业,个个都是污染大户。附近居民反映,开窗会闻到刺鼻气味,名贵花草也不敢养;家电和餐具用不了多久就会腐蚀生锈;学校的学生上课,哪怕天再热也要关窗……在政府的督促下,新华路地区从1980年代初开始治理污染,将污染严重的企业尽数迁离,对其余企业进行就地治理、产业结构调整,消除污染源。1994年,新华路地区终于正式摘掉了重点污染地区的帽子,恢复了鸟语花香、天朗气清的环境。

2004年,新华路被列为上海市历史文化风貌区。外国弄堂、梅泉别墅等优秀历史建筑不仅得到了更好的保护,而且跟附近的邬达克纪念馆、孙科旧居、哥伦比亚总会等地标串联在一起,历史的回声在这一栋栋花园别墅中流动、鲜活起来,构筑起一个独具韵味的文化空间。如今,每天都有人拿着手绘地图,循着旅行线路来这里寻踪。手捧单反的青年背包客与骑着共享单车买菜归来的爷叔擦肩而过,是这路上再寻常不过的风景。就在这一次次安静的擦肩中,百年历史的“上海第一花园马路”,正在焕发新生。

发展新地标,围绕电影、音乐等元素构筑起文化生活的长廊

如今人们提起新华路,最先想起的很可能不是外国弄堂等历史建筑,而是电影、音乐。改革开放以来,一个个新的文化地标落址新华路,为这条绿树掩映的马路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

新华路常年静谧,但只要到了六月,这里就摇身一变,成为影迷狂欢的集聚地。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位于新华路160号的上海影城总是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开票日总有许多热心的影迷在影城门口排起长队,虽然线上购票提供了便捷的选择,他们更喜欢现场购票带来的“仪式感”;与别处的咖啡店不同,影城一楼的星巴克里每天聚满了电影专业素养大约是最高的一批观众,兴致勃勃的讨论声中常常飘出“长镜头”“4K”这些术语;在放映厅、电梯间、走道中,不期然就会偶遇来参加活动的全球影坛大腕,影城楼上的“老克勒”餐厅老板每年都要往墙上添几张明星合影……到2018年已经走过了21届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已是亚太地区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电影节之一,是“上海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金名片。而对于电影爱好者来说,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主会场的上海影城,更是不容错过的经典地标。

上海影城在1991年落成的时候,就已经拥有五个电影厅,被人们称为“电影宫殿”。在当年全国基本上还是清一色“礼堂式”单厅影院的时代,这座沪上首家五星级电影院开创了中国多厅影院的先河。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座多厅影院,才有了举办国际电影节的基础,1993年开始举办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就是在这里诞生。随着放映技术的发展,上海影城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硬件设备,始终保持全国顶尖水平。2014年,影城一厅升级为“东方巨幕厅”,是全球首家采用高亮度多基色激光光源进行电影放映的影厅。两年前李安的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上映,全球只有5家电影院能够播放120帧/4K/3D版本,上海影城是其中之一。2018年,长宁区计划积极推动上海影城改建项目,将影城打造为代表上海特色文化的“电影综合体”。

除了电影之外,新华路上还常年萦绕着“音乐之声”。挂着新华路336号门牌的院子,在1982年搬进了中国最早成立的现代大型民族乐团——上海民族乐团,悠扬的丝竹之声从此便与院内翠竹日日相伴。1986年,中国第一个轻音乐团——上海轻音乐团也在这里成立。看似不起眼的院落,成了众多杰出音乐家的孵化地,两个乐团在这里不断发展壮大,无数美妙的旋律从这里出发,传遍大江南北,飞向世界各地。近年来,新华路上这个小院发生的巨大变化,恰恰是上海持续深入推进文艺院团改革、激发文艺院团创新创造活力的缩影:2015年,上海轻音乐团迁址浦东,成为入驻浦东的首家国有市级文艺院团,揭开了沪上“文化东进”的序幕;2017年,上海民族乐团开启了修缮项目,依托现有历史留存建筑和新华路历史文化风貌,通过统筹布局和合理设计,对房屋结构、外立面、舞台、建筑声学、建筑设备等进行优化加固和大修改造。2018年5月,民乐团已经回到先期修缮完毕、焕然一新的排练厅进行排练,而整个修缮工程预计将于2019年年底基本完工。

这些文化新地标凝聚起来的“人气磁场”,正吸引越来越多的商家汇集于此。30年前只有几家小卖部散落于工厂和住宅之间的新华路,已经变成了“网红店”云集的文化生活长廊。入选“米其林指南”的餐厅就有两家,分别是法餐厅Villa Le Bec和中餐厅鹿园。此外,还有吸引众多文艺青年蜂拥而至的M2F的咖啡,老牌西点房马哥孛罗的面包,24小时营业被称为“深夜食堂”的六樘门的川味面条……在浓郁的艺术氛围中,新华路也因为这些新元素,而增添了丰富多元的生活味道。

相关链接

寄存在新华路上的文化记忆

新华路的美,是有不同层次的。改革开放以来,上海民族乐团、上海轻音乐团、上海影城的相继落址,为新华路增添了斑斓的艺术色彩,也见证了上海文化事业的发展。记者专门采访了几位长期在新华路上的文艺工作者,从他们不同维度的文化记忆中,我们可以多少窥见这二三十年来,新华路的变与不变,上海文化事业的风景与风采。

先有了上海影城,才诞生了上海国际电影节

讲述者:王佳彦 上海国际电影节展映片排片负责人  前上海影城副总经理

上海影城刚刚建成后,还没对外开放,那时我就被调过去工作。那里本来没有什么文化设施,我记得影城的位置原来是一家木材厂。新华路上也还很冷清,只有一家逢博酒家,就在影城斜对面的位置,是女高音歌唱家朱逢博开的,很有名气。

1991年12月,上海影城举行开业庆典,这在全上海也是一个大事件。这是全国比较早的多厅电影院,也是当时上海规模最大的影院。里面一共有五个厅,设施都是当时最好的。很多人慕名而来,我接待了很多来参观的人。其实影城在筹备阶段,名字最初是叫“上海电影艺术中心”,到现在影城的英文用的还是这个名字。中文名后来改成了“上海影城”,用“影城”来命名一家电影院,这在当时是比较早的,因为那时的电影院多数只有一个厅。这也说明了影城规模之大。

正是有了上海影城,所以谢晋、吴贻弓、王丹凤、孙道临等一批上海的艺术家提出,要在上海办国际电影节。很快,这个申请上报到国际电影制片人协会,当时的协会主席别雷松1993年初来进行考察,参观了上海影城和大光明、国泰等其他几家影院,确定这里的设施可以办电影节。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就在这一年10月开办了。所以是先有了上海影城,再有上海国际电影节。

我参与了第一届国际电影节的交易市场工作。那时候条件和经费有限,交易市场还很简陋,就在影城五楼的会议室举办,没有正式的展台,只有珠影、北影、上影等八家电影公司参加,不像现在有那么大的场地,那么多人参加。但有了交易市场,电影节的雏形就有了。第一届的评委阵容非常强大,谢晋任评委会主席,评委有徐克、奥利弗·斯通、大岛渚。第一届成功举办之后,上海国际电影节就被评为国际A类电影节。

印象深刻的是,从第一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始,影城门口就出现了排队买票的情形,这在以往是看不到的。之后每一届开票当天,影迷在门口排长队买票已经成了电影节的一种传统。电影节培养了一批忠实影迷。有人从第一届到今年第21届,一直跟随着电影节,年年来看电影。

影城也带动了周边的人气。从以前只有一家酒家,到现在周边开出了很多餐厅、咖啡厅,影城里面都开了星巴克、超市,新华路上也越来越热闹了。

30年,经历了从一间办公室到一整栋楼的变化

讲述者:钱慧萍 女高音歌唱家  国家一级演员  上海轻音乐团办公室主任

上海轻音乐团是1986年成立的,我从1985年年底筹建阶段就去了。那时起就在新华路上,一直到2015年搬去浦东,我在这条路上工作了整整30年。

我很喜欢这条路的环境。每年秋天,梧桐树的叶子落下来,一地金黄,特别漂亮。天热的时候,两边树长得很密,树荫把阳光遮住,人走在路上也很舒服。新华路以前是国宾道,出了名的优雅、幽静。两边都是小洋房,我们下班后也经常逛。很多文艺界的名人就住在附近,所以马路上还经常能碰到。比如碰到过京剧演员童祥苓,他以前还在旁边法华镇路上开过面馆;还碰到过沪剧演员马莉莉。

最早去的时候,周边是没有商业气息的,都是以居民住宅为主。我是一点点看着上海影城造起来的,也看着周围好多饭店、咖啡厅、酒吧一家家开出来,现在新华路上已经很热闹了。我们吃饭休息时,经常会去附近咖啡厅坐一坐,下班后去隔壁影城看场电影。

轻音乐团的变化也很大。刚成立的时候,我们是跟上海民族乐团在一起办公的,只租了一间办公室。大家排练就在外面租场地,交响乐团也去过,学校也去过,像“打游击”一样。尤其是乐队演奏员,他们就坐在道具箱上面,一排练就是半天,还是比较艰苦的。后来我们在民乐团后面造了一栋两层楼,终于有了自己的排练厅。记得当时整栋楼装修好以后,排练厅的墙上还用心地挂了很多画,我们大家都特别高兴。

2015年我们搬去了浦东,条件就更好了,有全新的整整一栋楼,地方很大,环境相当不错。排练厅特别宽敞,设施也很先进。不过对于新华路上的旧址,还是有一种特殊的怀旧的情感。现在每次经过新华路附近,我还是会特意到老地方去绕一圈,看一眼。

大师的足迹,让这里变得与众不同

讲述者:段皑皑 二胡演奏家  国家一级演员  上海民族乐团二胡独奏

我第一次去新华路上的上海民族乐团,是在1990年代。那时候我还是一名上音学生,去上海民族乐团向大师们学习。记得那时的路边,梧桐茂密,绿树成荫,整条路十分宁静,令人惬意。同一个院子里还有上海轻音乐团,马路上不远就是上海影城,让人感受到非常浓郁的文化气息。当然,对于我这个民乐系的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上海民族乐团里,有我敬仰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老师、首席指挥瞿春泉老师等等。因此,新华路就更加的与众不同。

或许命运当中真有一股力量,最终将我带了过来,让我在2000年加入了上海民族乐团,成为这里的一分子。我还记得有场演出跟闵惠芬老师一起排练二重奏《黄梅小调-打猪草》,乐团在隔壁大厅排练,我俩在另一间小的休息室里对谱。那场演出也成为我最后一次与大师闵惠芬的合作演出,至今难忘。

如今距离最初来到新华路,已经20多年了,这里依然绿树如荫,依然安静,只是每年举办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时候才偶尔打破一向的优雅低调,变得璀璨夺目。但我已从一个年轻的学生,慢慢成为中青年二胡演奏者,在这条路上来来回回,沿着前辈的足迹,一步步走向成熟,最初那种学生的仰慕心情,也变成了身为这里一分子的熟悉感和亲切感。

从2017年开始,民乐团进行了修缮,可以说是焕然一新。乐团演奏员已经回到新华路上进行排练,大家都很期待乐团的整体完工,让代表上海的声音依然缭绕新华路,让海派的音韵从新华路传递到全世界。

(摘自2018年11月16日《文汇报》  记者钱好)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