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7日 星期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张学良给大陆写的第一封信
2018-12-12
字体:
大
中
|
阅读:237
|
杜重远是谁?
他和张学良关系有多密切?
张学良给大陆第一封信为何写给他夫人侯御之?
丈夫为国牺牲后,侯御之又如何为祖国发展与海峡两岸,奉献到生命尽头?
杜家两代,一门爱国。老辈人的毕生牵挂,后来者的念念不忘,国与家的民族大义。2018年12月12日是西安事变82周年,15日是两岸“三通”10周年,2018年是杜重远诞辰120周年。回首父亲杜重远、母亲侯御之对祖国的深深热爱,长女杜毅向记者展示,张学良在95岁高龄,历经人生风云之后,动情为杜重远写下,这样的最后四字评价——“大公无我”。
这是相知,也是共同的精神体认。
张学良写给侯御之的信
杜重远与侯御之结婚照
肇新窑业公司旧址 均资料照片
“知名不具”
这封信的落款,是“知名不具”。
只在信封上面,写完寄出地址“台北市北投区”后,署有一个“张”。
信封上的寄送地址是“上海市愚园路719号”,寄送对象是“侯御之女士玉启”。
“一位拍纪录片的台湾人,和晚年张学良关系密切,考证说1949年后,张学良给大陆写的第一封信,是写给我母亲侯御之的这一封。我记得这部纪录片在中央电视台播放过,里面也说了这个话。”杜毅说。
这封信哪一年寄出的?
邮戳难辨,文末只写了月日,没有哪一年。
记者查到,2008年12月15日,两岸终于直接通邮、“全面三通”之际,新华社一篇报道写到:迫于岛内民众压力,1988年3月,台湾当局同意,台湾民众给大陆亲友的信件,可由台湾红十字组织经香港邮局,转寄大陆;1989年6月起,台湾邮政部门开始直接收寄到大陆的信件,两岸邮件总包直封并经香港、澳门转运,这意味着两岸邮政业务开始间接互动。
而在信封上,在“侯御之女士玉启”几字旁,不知谁写下一串数字:89、11、26——12、2(后面一字看不清),以及一个“收”字。颇像是指1989年11月26日写好寄出,12月2日收到。
杜毅仔细辨认后,兴奋地说,“这极可能就是我妈妈写下来备忘的,最后这个‘收’,就是妈妈的字迹”。
另一个佐证是,文末落款日期,看去也是“十一月二十六日”,和“11、26”一致。
如是,则在1989年,暌违40年后,张学良给大陆寄出了第一封信。
触动他的“破冰者”,是杜重远。
虽然此时杜重远早已不在人间,虽然“少帅”此时也已88岁,视力衰退,写字费力,垂垂老矣,但一接到老友遗属消息,依然很快复信,全文字字动情——
“御之夫人惠鉴:十一月十日来信和相片八张,俱已收到。我十分欣慰。你辛苦抚养子女成人,仲(重)远有知,当亦含笑地下也。我也为你骄傲。我目力衰退,书写费力,恕不多写。愿,上帝祝福您们!知名不具。”
“知名不具”,实在因相知太深。
早在杜侯订婚,“少帅”就曾亲送贺礼。60多年后,侯御之著文回忆:“一九三二年底,我从国外学成归来,重远正忙于抗日救亡活动。无暇择日,而是撞日订婚,假座于北京铁道学院,举行仪式。那天先是微雨,渐成小雪。铅沉沉的天空,仿佛也展示着中华民族的苦难。我穿一身黑色丝绒旗袍,未施脂粉,仅一双红鞋,略志喜庆。汉卿先生还送来了贺礼——一个心形金盾,当中镌刻一个爱字。他语重心长地祝贺说:‘愿你们举案齐眉,白头偕老。我送的这颗爱心,象征着你们永结同心,也象征着我们万众一心,复我河山,祝你们早度幸福时光。’”不久,杜重远就随张学良前往热河抗日前线动员。
而更早在东北,青年杜重远,就成为了张学良“十分敬重的幕僚和挚友”。
“功不可没”
西安事变时,周恩来代表中共提出的联合政府几位负责人名单中,第一位是宋庆龄,第二位是杜重远。
仅此,便足见他当时的声望和地位。
如果再多了解一点近代史,便会知道,在著名的“新生事件”中,他接过邹韬奋的火炬,在《生活周刊》被封后,挺身接办《新生周刊》,继续“不可中断”的抗日宣传,却因刊载一篇《闲话皇帝》,被日寇和当局作为借口,封刊捕人。
审判中,他严词责问:“爱国何罪?”大声疾呼:“中国法律被日本人征服了!”
旁听席群情愤慨,学生市民游行,一时震惊中外。
沪上一位近代史学者向记者表示,新近史料发现,围绕“新生事件”,当时的日本高层与中国高层之间,有着诸多交涉往来,仅故事之紧张、精彩,已可拍一部电影。况且,从前后局势及学术层面看,这一事件的历史作用,还有很大的认识空间。
杜毅则一直记得,父亲入狱一年多,母亲侯御之特意住进了监狱附近的一个破庙,以便就近照顾。
也是在狱中,杜重远写信、托友,说动张学良转变“内战”思想,与杨虎城和解,和共产党接触。1936年4月,张学良借机来沪秘密相见。9月杜重远刑满出狱后,又很快在11月前往西安,再度坚定张学良“联共抗日”决心。此时,距西安事变爆发,已不到两个星期。
60多年后,习仲勋在文章中特别强调:“在这里应当记住,杜重远是促使张学良与东北军转变的最初推动者。正是他根据周恩来的指示,对张学良反复做了大量的工作,才会有以后发生的事情。杜重远功不可没。”
西安事变、新生事件,恐怕是不少人所知杜重远的全部了。但其实,他和他的家人,都有太多传奇。
农家子弟,品学兼优,19岁考取官费留学日本……如果说这些还是“常见情节”,那么,杜重远当时在日本所读的学校,尤其专业,都不寻常。
在杜毅的介绍中,杜重远读的是东京高等工业学校,所学陶瓷制造专业,是那个时代的现代化前沿。学成回国,杜重远在沈阳创办肇新窑业公司,被认为是中国第一家现代化工厂。
不到30岁,这位年轻的实业家,就被推举为沈阳市商会副会长,成为工商界著名人士,又任张学良秘书,成为外交工作的得力助手。“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关内,他又是张学良在北平成立的智囊核心组成员之一,专为重大问题出谋划策,曾多次批评张学良,“不能对蒋介石抱幻想”,应该“举起抗日的旗帜,打回老家去”。张学良给他写信说:“几年来教训颇多,特别是一年来,由于认识上的错误,一误再误。决心改弦更张,希望老朋友不要摒弃我。”
杜重远的最初梦想,是让中国人用本国生产的陶器瓷器,把日货洋货赶出去。
是爱国,切肤之痛与民族大义,让他转向为国呼吁、四处奔走,直至不幸被军阀秘密杀害。
说起父亲的牺牲,年逾古稀的杜毅,至今依然泪垂。
这是她的切肤之痛。
“天下为怀”
直到半世纪后的1996年,张学良依然一见杜毅,脱口第一句话,不是寒暄,而是发问:“我一直想不通,盛世才为什么这么残忍杀你爸爸,为什么?他到日本留学,你爸爸还资助过他的呀!”
新疆军阀盛世才,先是高举抗日旗帜,伪装进步,联共联苏,又在希特勒进攻苏联后,背弃共产党,投靠蒋介石,捏造罪名,杀害陈潭秋、毛泽民等在疆共产党人及老同学杜重远。
为了继续抗日,杜重远看中新疆,想为中国建一个后方大基地。
就此,1939年,他放弃大城市生活,带家人赴艰苦边陲,出任新疆学院院长,培训组织学生有声有色。40多年后,年过花甲的学生们,追忆杜院长,仍哭到嚎啕。
就此,他一去不返。停职软禁,严刑拷打,秘密处死,尸骨未存。
在一份悲愤诉状中,侯御之写道,“自杜重远被捕以后,生不见人,死不见鬼”,她和孩子们则被“门外设警软禁,室内亲族朋友不准接见,不准通信,衣食不足,常三五日不得一饱,冤惨恐怖,凌辱备尝”。一方面,是“盛世才亲询,使用非刑,杜重远作长声呼号达十六日之久”。另一方面,是从小家境优渥,人称“公主”的侯御之,和幼小子女一起,被盛世才故意关进结核传染病院,和病人混居在一起,企图借刀杀人。
当时染上结核病,很难医治。一位院士告诉记者,真正对结核菌有效的利福霉素及衍生物,要到上世纪60年代才发明。而当时是上世纪40年代,杜毅有次发热病危,医生一度对侯御之说:“你赶快准备后事吧。我治得了病,治不了命。”
杜毅喟叹——自己发作了结核性胸膜炎,动不动就发高烧。妹妹杜颖发作了结核性脑膜炎,两次复发,一度病危。弟弟杜任发作了结核性腹膜炎,最终手术。侯御之自己,也因结核并发重症,在离疆到重庆后,入院动过手术。一家罹患各种疾病,从此终身痛苦。今年暮春,妹妹杜颖仍病危入院,住进重症监护室。
1945年8月15日,抗战胜利之夜,万众狂欢,侯御之独坐痛哭——“我守着病重的大女儿,独坐斗室。听到满街笑语喧哗,看到一片狂欢的景象,分外怀念重远。想到他壮志未酬,白骨无存,从此生死两茫茫,遗下三个幼儿于贫病交迫中,纵有千般酸楚,亦无处话凄凉,在爆竹声声中,我竟痛哭失声。但很快我停泪展眉:重远一生抗日,倭寇终于投降,应以天下为怀,怎以悲泪祭忠魂?”
这就是侯御之,一位聪颖的“名媛”、“公主”,更是一位有大气概的奇女子。
离开新疆起,杜毅脑海中,就一直深刻有一个画面:被盛世才断食断水的艰难日子里,有天,家门口来了一位弹冬不拉的维吾尔族老人,饿得无力,弹不动琴了,虽然家里的馕只剩下一半,母亲依然拿去给了老人。老人非常感激,努力弯腰致谢,侯御之赶紧回以更深的一躬。那天门外,白白的雪堆,两个黑影,像剪影似的落入眼帘。
离开杜重远的日子里,妻侯御之、长女杜毅、子杜任、次女杜颖,为妻者不忘夫嘱,为子女者不负父望,绵延七十余年至今,“拳拳赤子之心”爱国。
虽然,往后余生,一度流落街头,几次九死一生。
“永垂不朽”
千辛万苦回到上海,淮海中路上的老宅,却被抗战胜利“接收大员”抢房。
“那夜被赶出家门时,记得我还是穿着拖鞋出来的。妈妈也倔,坚决不上对方安排去行政院那边的车。我跟着妈妈,在老宅马路对面坐当当车,一直坐到十六铺,再坐回来。流落街头什么滋味,我算是亲身体会到了。”杜毅感喟。
整个1947年,侯御之和孩子们,都在东一处西一处地住。百乐门楼上,南京西路弄堂里……杜颖记得当时《大美晚报》一篇报道,标题便是《杜重远身后凄凉》。
终于,那天,侯御之牵着杜毅的手,去看街上一排排睡觉的解放军。
开国大典后,《人民日报》发表约5000字《中国人民救国会结束宣言》,全文仅提到4个人名:“……在这里应该特别提出的,是救国运动的最卓越的领导者和最坚贞的殉道者邹韬奋、陶行知、李公朴、杜重远先生等,他们用了文章、诗歌、著作、讲演和组织的才能,在启发群众教育群众的工作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他们为了人民的事业而遭受牺牲。他们成为中国知识分子自我牺牲,为人民尽忠的永久典范。他们和一切为救国运动献身的人民英雄们将永垂不朽!”
1952年,党中央委托沈钧儒、南汉宸、胡愈之等多位同志,去新疆寻找杜重远遗骨。无奈,“三月无着”。
同样无奈的,是一种奇诡病症,终于开始在杜颖身上爆发出来。
杜毅回忆:“白天好好的,看起来没事,人也不觉得不舒服。一到晚上,就发高烧。”
医生说,这是最不好的现象。
而且高烧一发就39摄氏度、41摄氏度,退不下来,人抽筋,全身性大出血。
病情复杂,病例罕见,医务人员几乎日夜守在病床旁,并召开一次次中西医大会诊。杜毅难忘,先后发过七次病危通知,第二次发下来时,妈妈侯御之就去看了太平间。一个人,坐在太平间门口,哭泣。
关切接二连三:周恩来总理亲自为杜颖的疑难重症,召开全国电话会诊;从天津,空运止血粉到上海;从广西柳州监狱里,请来正在服刑、因能专治恶疾而考虑减刑的罗氏中医传人,派法警押送到上海,为杜颖诊治。
“周伯伯真有魄力。”杜毅感念,小妹奇迹般转危为安,“住院三年,半愈出院。这个恩情,我们永远不会忘记。”
1973年,周恩来总理病重即将住院前,得知杜颖再一次发病,再次指示,再次救回。
但侯御之不久也病倒了,1981年,“晚期肺癌,惊动了当时的总书记亲自批示,像杜重远夫人这样的遗孀,已没有几位,请务必医救。上海医务界成立特别抢救小组,妈妈经历特大手术,在国外也禁刀的情况下,手术成功。”杜毅说,母亲奇迹般存活18载,连国外医生也感到惊讶。
“是党给予我们第二次、第三次生命。”此后岁月,侯御之尽管身患绝症,长期卧床不起,却尽力频频在重要纪念日发表文章,或派女儿代表自己参加活动。正如杜毅所述,妈妈左肺全切、右肺肺气肿,喉返神经被切除,气管不能正常关合,每吃一顿饭,咳呛得汗淋窒息……但从改革开放后,直至自己临终前,侯御之靠在氧气袋上,写下很多感人文章,爱国为国,殷切呼唤。
就比如,和张学良再一次开启,长达10年的交往。
“大公无我”
侯御之的大姐一家,后来去了台湾。
再后来,大姐晚期肺癌,处半昏迷状态,“可每当听到电话或门铃响,仍会侧耳凝神,似在期待留在大陆38年未见的亲人,会突然出现在她生命的暮霭”。
血肉至亲。故土难忘。老友情深。
侯御之句句心声:“敌人将重远从我和孩子们身边夺走了,但永远无法从我们心中夺走。重远曾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作了大量工作,沿着他的遗愿,我将和儿女们,和大家为海峡两岸的月圆,作出不懈的努力。”
1990年6月8日,侯御之在《解放日报》发文《遥祝良辰》,祝张学良90寿辰。
她表示,我们无时不在关注着张将军的一切情况,希望着相聚言欢的日子。
4个月后,回信来了:“毅、颖贤侄女:很高兴收到戴吾明先生转来的书信一封,欣悉《杜重远文集》已出版,我的确希望能先睹为快。并请代为问候令堂。祝万事如意,身体健康。张学良。”
侯御之看出,正文是赵四小姐(赵一荻)用钢笔代写,签名是毛笔字,是汉卿手迹。
1993年,侯御之又患甲状腺癌。杜毅记得,压迫得脖子都紫了,透不过气来。就在这样的病况中,1995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纪念日,侯御之依旧不忘,在《光明日报》发文《清明雨——兼致张学良将军》。
她文笔细腻,写自己长卧病榻,看不清雨丝,但见风过叶摇处,滴下翠翠雨珠,碎了又圆,圆了又碎。她感情真挚,写清明雨的悲歌,汉卿先生当能与我同聆同感,“漫漫半世纪,我亡魂无处祭,您有墓不得扫。炎黄后代,为人妻为人子者,哀憾莫过于此”。
赤子之心抱病盼圆,拳拳之意遣女引资,侯御之与女儿们与杜重远,人间天上,心意相通。姐妹俩最早曾涉足房地产,被侯御之坚决制止,认为对国家贡献不大,于是精心选择了国家当时急需突破瓶颈局面的水电供应领域,知难而进。带病引资期间,杜颖两度病危。媒体报道称《董事长忘我引资,院领导一饭三哺》。闻者赞叹,杜颖有其父烈士风范。
1996年,赴美在加州谈完引资项目后,杜毅飞赴夏威夷,代母、也带着父亲的心愿,前往拜见95岁的张学良。侯御之在亲笔信中说,“今派女儿来看望您同夫人,以偿还我与重远半个世纪以来的心愿”。
读信,张学良“感慨长叹,默然良久”。
又特地握着老友女儿的手,主动提出拍一张合影,叮嘱杜毅带给侯御之看。
在杜氏姐妹精心制作的一本台历中,有这张合影。张学良坐在轮椅上,杜毅站在侧旁,两人面对镜头,笑意盈盈。杜颖在图片说明写道:“在晨曦轮椅的海边,给张叔叔一个惊喜。”“姐姐呈上妈妈给他和赵四姨的信和情侣手表,他欣然接纳,高兴地拉住姐姐的手,嘱咐摄影师拍下照片,带回,以慰妈妈于病中。”
一个月后,侯御之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愿河山如画——写于西安事变六十周年纪念》,专门提及此事,“慰我于床畔,慰重远于地下,也是带回他对祖国亲人的问候”。
侯御之特别感动的是,张学良为杜重远百年诞辰题的四个字——“大公无我”。
“诚如重远生前所说:‘我与汉卿相识颇早,相聚倏忽,相知颇深。’”侯御之久久萦绕这四个字,“心潮起伏,垂垂殷念:愿我的儿女和所有后来人,都能记住这样的精神,多一分壮举,少一分私心,家园常绿,河山如画。”
“赤子之心”
类似的话,侯御之在1998年再次强调:“此行之际,我想让重远一生为国忘家的事迹留给后人。”
那是她行将远行、向党告别的最后话语。
这年是杜重远诞辰百年。5月8日,侯御之在《解放日报》发文《重远音容伴我生》,动情写道:“重远生前常说的一句话是:‘国有兴亡,匹夫有责’,他身体力行诠释了这句古训,做了他应做的事,只是悲叹他壮志未酬,英年被害,没能做出更多的贡献,而党和国家却给予我和子女如此多的关爱和照顾。在纪念重远百年诞辰的日子里,我感受最深的是:党的念旧和不忘同路人。”“我不愿向你们告别,我很留恋大好河山、温馨社会和儿女们的孝心,我会尽可能地放慢脚步,慢慢走……”
6月21日,侯御之与世长辞。
杜毅含泪而述——她抓住妈妈与死神作拉锯战的间隙,将妈妈的话语心意,断断续续抄写在小纸片上:“回顾往事,不禁悲从中来,夫离子散,家破人亡,这是国家蒙难所带来的必然后果,‘覆巢之下,焉有完卵’,我和子女们无悔无怨。”
经特批,侯御之与杜重远在宋庆龄陵园合葬。
杜重远、侯御之离去后,党和政府继续温暖着杜氏姐妹。2006年,淮海路上的“杜重远故居”隆重揭牌。杜毅听妈妈说过,1933年3月25日,杜重远、侯御之在此戴上婚戒,举办婚礼。也是在这里,地下党“麻将桌”开会,侯御之智退特务、浪人,人赞“女中诸葛”。杜重远还常与宋子文、孙科、熊式辉、杜月笙、黄金荣、阎锡山、李宗仁、白崇禧、傅作义、陈布雷等在此商议,联手振兴实业,筹措抗日经费。“他又常在聚餐时,有意讲一些见闻。比如,日军轰炸上海,难民营里一卖花幼女,死在敌人的弹片下。这深深触动了在场的家眷们。”
杜重远经常宣讲的一句话是,“家不合,外人欺”。
杜毅一直记得,当年初回上海,有一天,她溜出大铁门,在人行道上骑车玩,“当时这里是霞飞路1881号”,她看到不远处的武康大楼,有电车在那里转。待她骑车绕回,见一位行人带着一位小男孩,站在大铁门外。“那人注视着我,又弯腰对小男孩说:‘看见么?骑童车的女娃娃,就是那位我常与你说起的抗战爱国烈士杜重远的女儿。’男孩好奇地朝我看。那位路人忽然招手要我到他身边,和蔼地对我说:‘回去告诉你妈妈,我们都很怀念你的爸爸,向你爸爸致敬。’”
爱国者,人民不应忘记,也不会忘记。
(摘自2018年12月12日《解放日报》 首席记者郭泉真)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