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1日 星期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用独特角度解读名人与城市
2019-09-22
字体: | 阅读:121|
在上海新闻摄影界,记者崔益军是常被提及的人物。他善以宏大叙事的角度,进入微观的人物个体与他们的生活,记录与解读一张张面孔,同时也解释了这座城市和我们的国家,如何发展成今天的样貌。

 

 

崔益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地铁之父”刘建航在隧道工地上。 1996年摄

 

 

 

两院院士、桥梁力学专家李国豪开怀大笑。 1995年摄

 

 

中科院院士、天文学家叶叔华难得一见的居家生活照。 1995年摄

 

 

陷入创作沉思的谢晋导演。 1989年摄

 

 

俞振飞与当时尚年轻的关栋天。 1989年摄

 

 

秦怡正给儿子洗头。 1989年摄

 

 

滑稽戏演员杨华生在公园里,表情一如在舞台上丰富。1991年摄

 

 

电影演员白杨和水手们在一起,边弹边唱。 1989年摄

 

 

大凉山里的体育课,篮球设施简陋。 1998年摄

 

 

上海街头,墙上的涂鸦和一旁的年轻人构成有趣的画面。 2019年摄

 

 

独特视角下的浦江两岸风景。 2019年摄

  

1986年到1998年,崔益军在《解放日报》摄美部工作,主跑文艺条线,有机会近距离接触上海的各类文化名人。但他不满足于仅仅记录大师在台上光鲜耀眼的一面,他要寻找和记录的,是明星标签下“人”的那一面。于是,就有了风华依旧的秦怡,在家中为患有认知障碍的儿子洗头;谢晋躺在床上,陷入创作沉思;关栋天赤裸着上身,和一代宗师俞振飞快乐地交谈;白杨满面柔情,为水兵们歌唱……很多年后的今天,这些“幕后”作品不仅成为珍贵史料,也成为今天的人们探寻艺术家多面人生的重要窗口。

沿用相似的理念,崔益军又开始了院士系列的拍摄。他说,院士与上海发展息息相关,普通人享受着城市生活的快捷便利,总有一天会追忆起这些默默无闻的科学家曾经做出的贡献。这批作品也作为相对最完整的上海院士影像记录被中科院珍藏。

1998年,崔益军参与《申江服务导报》创刊,见证了上海报纸封面首次整版彩印新闻照片,也记录下1998年长江抗洪抢险、2003年“SARS事件”、2008年汶川地震等重要历史时刻。在此期间,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数“大凉山的孩子们”。1998年,崔益军在大凉山发现了一群因贫困失学的孩子,拍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状态,并刊登在《申江服务导报》上。没想到立马在上海引发轰动,最后成为一段佳话:300位上海人,捐资300多万元,坚持15年资助3000多位失学儿童。捐助者除了报社同事,还有省吃俭用的保安大叔、保洁阿姨等普通人。在这期间,崔益军自己前往大凉山17次,前期是拍照,后来他索性放下相机,全身心投入帮扶工作。很多年后,受资助的孩子已长大成人,许多人因为热心的上海人改变了命运。崔益军重回大凉山,记录下了这群风华正茂的青年在镜头前自信微笑的样子。

多年来身处新闻一线的崔益军,总能敏锐把握到时代的特征,然后依靠自己的悟性和对摄影的热爱,找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发现别人没有做过的题材。如今,退休了的他依然在拍上海,作品光影奇妙、构图刁钻、元素复杂精确、人物表情生猛,和他年轻时的照片相比,反倒有一种新的勃勃生机,一如这座历经沧桑的城市。

(摘自2019年9月22日《解放日报》  文/董天晔)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