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解放日报社创刊69周年“读者开放日”侧记
2018-05-28
字体:
大
中
|
阅读:258
|
2018年5月27日上午,解放日报社举办创刊69周年“读者开放日”活动——近200位新老朋友走进延安中路816号这座历史保护建筑,回顾报史文脉,并为《解放日报》69周岁生日送上祝福。
《解放日报》的读者们欢聚一堂
读者在会议室中拍照留念
这些读者中有耄耋老者,也有青春少年。他们有的是《解放日报》几十年如一日的铁杆读者,有的是“上观新闻”的忠实粉丝,因为对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的款款深情,大家聚到了一起。
一名读者向记者展示他收藏的简报,那还是在他中学时代被解放日报摄影记者抓拍的“学雷锋”照片
一名读者拿出珍藏的《解放日报》版面说:“这张照片里左边的那个人就是我!”
82岁的朱正家是参加开放日活动的读者中最年长的一位,他与《解放日报》的故事要追溯到68年前。当时,14岁的朱正家只身来到上海打拼,在一家工厂打工。那时,大家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小学文凭的他已经算是为数不多的“知识分子”了。因此,厂长给了他一个任务:每天读《解放日报》给工人们听。从那时起,他便被《解放日报》包罗万象的内容深深吸引,每天读报、看报成了他最期待的事。一晃68年,《解放日报》陪伴了他的一生,陪伴了他成长的每一个过程。“退休前我在单位看《解放日报》,退休后我自费订阅看,这个习惯我会坚持一辈子......”
许多《解放日报》的老读者,熟练地使用着各种摄影工具,在延安中路816号留下一个个难忘的瞬间
来自上海大学大二年级的何清石带着同学一起来参加开放日活动。虽然他年龄不大,但是和解放日报结缘也有10年了。“小的时候,我是天天看《解放日报》报纸的,最早的印象要追溯到2008奥运会开幕式那一期了,现在则是更多关注《解放日报》的新媒体——上观新闻。”在他眼中,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录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沿革与发展,承载了时代的印记与变迁。
参加开放日的读者中有一群人带来了一面党旗,他们是南方航空上海分公司的党员们。他们说,一直关注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这一次,他们把《解放日报》创刊69周年“读者开放日”活动作为一次主题党课、一次文化探访之旅。
读者们分批参观了解放日报社报史长廊,也参观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融媒体中心。一张张黑白灵动的老照片、一段段泛黄飘着墨香的文字,还有新媒体时代无时无刻不在更新变换的信息屏,带着他们穿越了时空,从延安时期沿着历史的车轮一路滚滚向前,回归当下。
工作人员帮助读者扫码,关注上观的公众号
读者们一起祝福解放日报·上观新闻风正扬帆,再创辉煌。
(摘自2018年5月28日《解放日报》 张驰 海沙尔 王力 黄尔麦 沈阳摄影报道)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