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春季节,气温骤变,是脑出血的好发季节。低温是诱发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全身毛细血管收缩,血循环外周阻力加大,血压升高,脑部负荷加重,很容易引发脑出血。脑出血,俗称“脑溢血”,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脑血管疾病。轻者导致偏瘫、失语、口角歪斜,重症导致昏迷,甚至死亡。既然知道冬季是脑出血、脑血栓的高发季,日常生活中怎样做才能预防脑出血呢?
1.注意保暖。冬天天气寒冷,血管收缩,血压升高,容易突发脑出血。“天冷就要穿棉袄”,谚语还是挺靠谱的。
2.良好的生活习惯“早睡晚起”。不是都说早睡早起,身体好吗? 冬天天气变冷,尤其清晨出门过早的话,室内外温差大,血压波动明显,突发脑出血的风险较高。“热水泡脚”也是很好的习惯。
3.清淡饮食。多吃些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和水果,少吃油腻的食物。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薯类食物,保持大便通畅,有利于排便、排毒。
4.适量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不仅可以强健身体、促进血液循环,还可以调节情绪、舒缓心情。过量的运动反而有害,容易导致全身出汗,易发感冒。
5.控制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的第一“凶手”。高血压性脑出血占脑出血发病的60%-70%。有效的降压治疗,可以大大降低脑出血的发生。我们推荐应用长效降压药物平稳地控制血压。最好每日监测血压变化,建立一个血压曲线图表,供医生参考。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及时就诊。“时间就是生命”。中老年一旦突发严重的头晕、头痛、呕吐,不能讲话,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神志不清等情况时,希望家人及时拨打“120”送至医院急诊就诊。
(摘自2018年1月7日《文汇报》 作者奉贤区中心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周兴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