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4日 星期天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各区动态
>
静安区
静安区静安寺街道乐龄家园助老餐每天不同天天供应
2018-09-15
字体:
大
中
|
阅读:261
|
2018年9月13日上午10时30分,灶上的一大锅水开了,咕噜咕噜往外翻腾。张阿姨将馄饨一个个倒入水中,盖上锅盖。10分钟后,热腾腾的馄饨陆续出炉了。馄饨是静安寺街道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准备的助老餐。食谱每天都不同,这天是周四,吃的是馄饨。11时左右,老人们陆续赶到站点,边聊天边享用午餐。有的老人还带着饭盒,将煮好的馄饨带回家吃。
对很多独居老人来说,“每天吃什么”似乎成了一件烦心事。家里人少,烧一顿饭要吃几顿,买菜做菜也不是省力活。在本市各项助老需求调查中,“助餐”都排在前列。上海连续多年将助餐点建设列入市政府实事项目。可是,为老人助餐,仅仅是做几顿饭这么简单吗?这桩好事如何做得更好?为此记者近日作了一番调查。
助餐365天全年无休
静安寺街道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有个服务点设在愚谷邨小区内。“我们午餐晚餐都不用烧,这里的饭菜也很好吃。”84岁的孙玉莲很爽朗,她说每天食谱都会变换,有番茄鸡丁、油煎带鱼、红烧大排等,一大荤、一小荤、一素、一汤,吃得很舒服。“中餐、晚餐都有,不简单!”69岁的葛慧芬一个人住,她麻利地将打包的中餐放入袋子,“到了过年,还会免费加两个菜,我彻底从炉灶上解放了。”
静安寺街道是上海较早启动为老助餐的社区之一。在上海各社区,一些助餐点只提供午餐,而这里从启动之初,就供应午餐和晚餐,且全年365天不中断。辖区内的华东医院职工食堂、孙克仁敬老院和美丽园大酒店爱心食堂三家单位负责为街道的7个助餐服务点供餐。静安寺街道居家养老服务中心主任方佩儿说,街道60岁以上户籍老人有1.5万人,订餐的老人有1000多人。每餐12.5元,由政府补贴2.5元,老人自负10元。在黄浦区,3000多位老人天天都能吃到一份“8元午餐”,有荤有素,有汤和开胃小菜,由光明邨、小绍兴等老字号定制出品。老人想吃“8元午餐”,只需要到所在的居委会“按月订购”。区里也为有需求的老人配送晚餐和双休日配餐,全年无休。
据不完全统计,本市设立了600多个老年人助餐服务点,为7.3万余名老年人提供助餐服务。每天做一两顿饭,仅仅是助餐服务走出的第一步。
服务随需求不断升级
“馄饨要有虾肉味道的就好了。”在静安寺街道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一位老人边吃边说。“好的,我记下了,有什么需求你们提出来就好。”方佩儿在一旁回应。都说众口难调,有经验的人都知道,给老人做饭,口味更是难以把握。“我们提供馄饨,也是因为有老人提出每周是否能加些面食、馄饨等。”她说,每天都是米饭加荤素搭配,品种虽然丰富,但是不能满足老人常年的饮食需求。“馄饨是吉祥馄饨,有各种馅料,每顿老人自负6至9元,多年没涨价了。2018年起静安寺还提供了公益素面,每月初一和十五,我们免费给老人下面条。”
给老人配餐,小绍兴配餐中心总结了“四个一”:热一点、软一点、酥一点、淡一点。相关负责人介绍,送到老人手中的饭菜要保证65℃以上,这样才更好吃。米饭要蒸得软一点,肉类做得更酥烂些,便于咀嚼消化。调味上以清淡为主,少盐少油。许多社区助餐点服务不断“升级”。从供应一顿午餐、双休日不供应,到午餐晚餐都供应且全年无休。杨浦区平凉路街道助餐点提供糖尿病人的无糖餐,延吉新村街道还为少数民族老人设立了清真老年助餐点等。不少社区助餐点都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和高龄老人提供配送上门服务。
以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
“把助餐服务做好,要以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方佩儿是静安区人大代表,在她看来,为老人助餐,事情做得好不好,不能以“有了助餐服务”为衡量标准。
价格问题一直是助餐点绕不开的话题。“今年我们上调了餐费,马上就有老人取消了订餐服务,上调一两元也是一些老人不愿看到的。”她说,上海多数社区助餐点采用社会运作模式,助老餐的价格远远低于市场价,对企业来说多数更是做公益,大企业还能维持,但小企业很难长久运营提供助老餐。“为老人助餐,不能完全市场化,企业献爱心、政府补贴点、老人‘出大头’,才能长久做好服务。”
另外,还有一些老人提出,助餐基本都是统一定价,是否可以制定几档价格,供他们选择。有的老人想改善生活,一顿饭20多元他也能接受。而有的老人常年吃素,10元以上固定荤素搭配的助餐有些不划算,不得不放弃订餐服务。“老人助餐服务做了10年了,老人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30后、40后的老人比较省,再过几年,60后逐渐步入60岁,他们的消费观念又不一样。我们的服务还要以老人的需求为出发点,才能把这件好事做得更好。”方佩儿说。
(摘编自2018年9月15日《解放日报》 记者彭薇)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