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召开基金募集委员会“口述历史”专题座谈会。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副理事长、基金募集委员会主任蔡志荣,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萍,副理事长、基金募集委员会副主任劳光熹,副理事长、基金募集委员会副主任曲军,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李佳玉以及基金募集部、宣传活动部、综合联络部负责人参加,新华社原高级记者陆国元,口述小组成员参加。蔡志荣主持会议。
曲军在谈到工作感受时说,这些年基金募集主要依靠三个方面,一是领导的高度重视。二是行业工作站的大力支持。三是完善的沟通协调机制。近几年,在稳住基本盘的基础上,主动募集,主动服务,力求新发展 ,力求新突破,捐赠收入有创新,募集渠道有突破。
劳光熹结合自己在基金会十年的感受认为:随着社会对公益慈善事业认识的完善和规范,大型企业募捐资金变得越来越少,募集工作也越来越难。在基金募集过程中边发展、边完善,尤其是在专项基金管理方面,既要做好为企业服务,又要避免广告之嫌。通过数据分析,主动研判,重心下移,树立典型,促使管理能力不断提升。
蔡志荣在总结讲话中说,基金募集工作走过的40年,是全会上下共同努力下不断提高、不断完善的一个过程。做好基金募集工作主要依靠以下这几个方面:一是全会上下对基金募集的重要性有了普遍提高;二是募集工作形成有效机制;三是重视走访学习调研;四是工作中提升规范性;五是募集能力上新台阶。蔡志荣说,募集工作要为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做贡献,不仅是响应市委的号召,也是上海老年人的期盼。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一定要创新,要提高我们募集水平,要努力拓宽基金募集的渠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扩大基金募集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引导更多有意愿有能力的企业,参与到我们老年公益事业中,让善款源源不断,让老年公益事业可持续发展。
蔡志荣强调,口述历史是为了在前人积累的工作基础上,把今后的工作做得更好,这是口述历史的意义。从零到亿元,我们用了40年。未来从1亿到2亿肯定不用40年,我们的能力不一样,我们的规模不一样,我们的队伍不一样,我们一定能成功,我们非常期待今后募集工作能够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