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8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首页
|
基金会
|
本会近况
|
基金募集
|
公益项目
|
各区动态
|
智慧学堂
|
敬老风采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首页
>
敬老风采
>
银龄园地
落叶缤纷也是一种美
2018-04-07
字体:
大
中
|
阅读:132
|
日前,“生命教育与死亡辅导”清明论坛在北京大学举行。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教授田松、广州大学政治与公民教育学院教授胡宜安、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委员会主任伊华、陆军总医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端祺等专家共话生命与死亡,为中国当代社会的生死教育、生死观念提供借鉴。
什么是传统文化中“好的死亡”
■田松
死亡不是疾病,而是人生的一部分。就像怀孕生孩子不是疾病,是生命的一个过程,是人生的一部分一样,死亡不应该成为意料之外的事。
我们现在只有人生观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人死观”。我们经常说“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们诅咒一个人的时候会说“不得好死”,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死亡有好的也有坏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浑身插满管子躺在医院里,在临死前见到的是一些戴着口罩的陌生人,而不是自己的亲人,这样的死亡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
在传统文化中,死亡是非常严肃的,不是草率的、无奈的,死亡是有陪伴的,不是孤单的。在这种状态下,生和死是渐变的过程。
根据纳西族人的传统,当老人病危时,应及时通报至亲成员前来守护。村邻、好友、亲戚也会主动前来关心守护。在纳西族人看来,人到老年辞世顺乎自然规律,是正常的人生历程,所以一个人的死亡是被接受的。死者个人知道他要死亡,而所有的人也都接受他的死亡。弥留之际的人在床上逐一和亲朋好友告别,一个个交代后事。死者死亡的过程,是由全村人一起陪着的。
丧葬仪式,同时也是死亡文化传承的过程。在葬礼中要唱诵经文,然后送别死者,把死者的灵魂一步步引向以前生活过的地方。这时候全村人,尤其是孩子们,目睹了、参与了、陪伴了老人的死亡,这个死亡就给他立了一个榜样,他知道什么样的死是好的,他知道自己将来怎么样去死,这时候死亡并不完全是神秘的、畏惧的,这样他将来面对死亡时才可以坦然接受。
在作家丁宗皓的散文集 《阳光照耀七奶》中有这样一段描述:“祖父是躺在他生活了一辈子的茅屋的中央等待死神降临的。那时姑已拿出她20年前缝制的殓衣放在旁边,棺材也准备停当。我是亲眼看着他离去的,起初能坐起身,后来只能动手,再后来只能用眼睛说话。我由此知道一个人是怎样消失于这个人世的,我仿佛看见祖父的灵魂正一点点地走开。”
这个过程中老人知道他什么时候死,知道他生命的过程,死亡对于他来说不是完全被动的,他自己是有清醒认知的。
一些动物也具有认知死亡的能力,比如大象知道自己要死了,它会自己离开象群,走到墓地
死亡是一种能力。当年弘一法师临终前写下绝笔“悲欣交集”,然后以涅槃卧,安详圆寂。
其实普通人也可以拥有这种能力。比如临死的老人一口气一直吊着,因为小儿子还没有回来,等儿子回来了,老人才死。在这个过程中,死亡不是被动的,而是主动的。
然而,现在的科学技术在某种程度上阻拦了主动的死亡,把死亡的能力破坏了。
北师大一位院士曾经立下遗嘱,他不接受临终抢救,不愿意插管。但这让他的家人和医院陷入两难境地,最终他的家人仍然觉得要不惜一切代价抢救,医院也不愿意主动放弃抢救,这显然违背了院士当初的意愿。
死亡的场景也发生了变化。传统社会的死亡发生在自己的家里,死者是家里的主人,家里是他熟悉的环境,亲朋好友在这里和他一一告别。可是到了医院,是他的客场,他是这里的病人,主动权不在他手里,所以这个时候他的自主能力也丧失了。
现代的死亡仪式千篇一律。殡仪馆举行告别仪式都是整点开始,通常两个小时内结束,两边挽联换掉,又是下一个人的葬礼,整个过程是商业化、技术化的。很多时候,葬礼的主持人并不是死者的好友或亲属,他和死者是陌生人关系,是没有感情的。
传统社会可以在家停灵几天,那种温柔的过渡现在已经没有了。告别仪式的整个过程,缺少对死亡的尊重。似乎这事赶紧了了,了了之后该干嘛干嘛,生和死之间就像隔着一个闸门。而死亡没有得到尊重,恰恰是人生没有得到尊重的表现。
我由此产生了疑问:死亡能力的丧失,与社会整体的死亡文化的丧失是否存在关联?死亡文化的丧失是现代技术强制干预的后果吗?
讣告上常常写着“因病医治无效”,因病医治无效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如果医治有效,就不会死亡,至少还能再活几年。由此我们会产生一种幻觉,对科学和技术的无限信任,让我们觉得现代医学无所不能,甚至可以对抗死神。
生态文明需要重建死亡文化,其中最核心的是我们要坦然面对死亡、接受死亡,这才是对死亡的尊重,也是对生命本身的尊重。
到头这一生,难逃那一日。在国学大师饶宗颐先生的讣告里,写着“寿终正寝”几个字,这就是传统文化中好的死亡。
喜欢鲜花烂漫,也应该静待花落 ■胡宜安
2000年,学校里搞教育改革,我决定开设生死学这门课,没想到学生们很感兴趣,从那时一直坚持到现在。2016年,我的在线课堂上线了,效果也挺好。
虽然我上生死学这门课有十几年了,但是我内心对死亡那种莫名的恐惧还未排解。我上这门课,一方面是为了和学生探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自我救赎、自我解脱。
为什么要开设生死学这门课?
第一,它是生命进程的内在需要。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提出解决温饱问题,中国人处于求取生存的阶段;上世纪90年代之后,很多中国人不再追求大鱼大肉,我们的生命进程进入到追求品质的阶段。追求生命品质,就是要把生和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它不是消极防御性的,而是一种内在的积极进步的东西。
第二,它是对生命悖论的思考。在科学昌盛的今天,现代科学可以延长人的寿命,但是它最终未能真正克服疾病,免除死亡,生的希望和死的绝望形成一种极度的紧张。因为老龄化等原因,我们更要直面衰老和死亡的危机。
第三,它是传统思想文化的传承、突破与创新。在过去的生活方式下,我们中国人用一种不言而喻的方式把生死问题缓解了。比如,农村的老人满60岁了,就开始暗示儿子得把自己的后事准备一下。儿子非常自觉,把棺木打好,放在旁边的偏屋里,老人家茶余饭后会踱步走到停着棺木的小房子里去看一看。这背后就是中国的传统文化。
但是现在完全不一样了。所以我们研究生死,既要传承又要发展,因时势而变化。
目前,对于生死学的研究,大多是以死亡研究为主体,比如关于殡葬、临终关怀、死亡本质与心理、脑死亡、安乐死、自杀等,而较少研究关于生的问题,表现出“以死观生”的主旨。
此外,关于生死学,研究的大多是作为危机状态的生死问题,而很少给予人们正能量的东西。前不久,成都有一个姑娘,她爷爷80多岁了,身体不太好,这个女孩就想,怎么留下爷爷美好的瞬间呢?最后她决定和爷爷一起拍婚纱照。其实,这就是常态下的生死问题,人们可以以非常积极的态度把生与死柔和地放在一起。
我们总以为生死学是负面的,可是,死亡并不像我们所想的那么恐怖。我们喜欢鲜花烂漫,但我们也应该静待花落,落叶缤纷也是一种美。从正面来疏解生死,这是生死学需要探讨的话题。
让告别变成一种艺术
■伊华
2017年有一部电影叫《寻梦环游记》,讲的是墨西哥的亡灵节,它让我们重新思考生死的距离、仪式的价值和意义。
殡葬从古到今都是一种文化现象,它体现的是生命的传承,是人的社会性的集中表现。而殡葬的社会价值,正是通过仪式感来呈现的。殡葬服务的仪式或庄重或寂静,在每一个细节之中,让死也可以矗立起来,和生一样有尊严。
我们每个人都参加过追悼会,中国殡葬协会会长陈群林先生把常规的追悼会归纳为“131”模式,即“一枝花、三鞠躬、绕一圈”。显然,这样程式化的过程,很难唤起人们心中的温情和归宿感。
于是,上海福寿园率先尝试殡葬礼仪改革,并在2008年面向社会,成立了“白色天使”礼仪策划团队。著名导演谢晋的追思会,地点出人意料地设在社区里,仪式环节包括天堂来信、电影回顾、角色人生,层层递进,从事业和生活各个层面展现了谢晋导演精彩的一生。媒体对此报道后,市民反响强烈,新华社的报道中更是赞誉这次追思会是“让告别变成了一种艺术”。
殡葬礼仪师或者策划师的角色,更像是一位编导,在短短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将逝者的生命之美浓缩、演绎,这绝不亚于任何一场精彩的剧目。
一位留美的女士叶落归根,回到故乡安葬。告别仪式现场,由白色和紫色两种色彩构成,浪漫而神秘,那是这位女士生前最喜欢的颜色。仪式上没有哀乐,而是选用了优雅的爵士乐,因为她上世纪30年代生活在上海,最喜欢老上海的爵士乐。虽然家属和亲朋好友们都流下了眼泪,但是这与传统概念中的哭天抢地完全不一样。这场生命的告别,对亲朋好友来讲,是一次温馨的回忆,是一次生命的洗礼。
我从事殡葬行业22年,几乎每天都在触摸那些鲜活的生命故事。在我看来,生命的离开并不是生命的句号,它应该是人生的破折号、惊叹号和省略号。
我曾经接待过德国著名摄影师劳尔先生,他在中国举办一个民间文化摄影巡展。当时我问他:劳尔先生,为什么在你的清单里有一个现代墓园的拍摄任务?结果他的一番话让我非常震撼,他说:“一座城市,一个国家,如果连死都能做好,生将不是问题。”
殡葬究其根本,正是为生者建立起一个心灵层面的意义世界。每一场仪式不仅是对逝者生命的浓缩,也是让更多的生者从中感悟生命的真谛,修正未来的人生方向和生命轨迹;而这种体悟,更可以从小家到大家,促进社会正能量的传播,真正做到让生命影响生命。
我们为什么提倡生前预嘱
■刘端祺
推广生前预嘱,是要让更多人知道,按照本人意愿,以尽量自然和有尊严的方式离世,这是对生命的珍惜和热爱。生前预嘱不涉及财产继承、婚姻情感、亲朋关系、医患利害、治病花费,也不涉及安乐死。很多人认为签了生前预嘱,就是准备在某一天给自己实施安乐死,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安乐死在目前的医学界是不赞成、不提倡的,因为安乐死直白说就是“辅助死亡”,违背了医生救死扶伤的最基本的宗旨。所以,生前预嘱和安乐死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作为一名肿瘤科医生,在提倡生前预嘱以前,我看到很多病人在亲属的坚决要求下接受了各种抢救,最后非常痛苦地死去。所以签订生前预嘱,可以让人在完全自愿的前提下,事先说明在不可治愈的伤病末期或临终时,要或不要哪种医疗护理。
阿尔伯特·史怀哲是一位非常伟大的医生,曾经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在德国开始行医,后来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非洲广袤的土地。他曾经这样谈到死亡:“我们终将面对死亡,但如我能使患者在死前享有片刻的安宁,将是我神圣而崭新的使命。”他把死亡前的片刻安宁看得至关重要。
90多岁的王女士是我国第一位执行生前预嘱的人,她也是第一批填写生前预嘱的人。她曾说,自己的几位老战友在去世前都遭受了很多痛苦,国家花了很多钱,家属费了很多心,她坚决不要这样,最后她在医院里非常安详地去世了。
我们到一些养老院去推广生前预嘱,无一例外都被负责人一口拒绝。他们觉得和老人提这事就是咒老人死。但实际上,我们每次宣讲的时候,周围都会有很多老人主动围成一圈来听有关生前预嘱的事,这说明老年人需要了解这些。
不只老年人需要,其实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看,如果我们和老人以及子女、兄弟姐妹一起谈论这个事,大家就会直面死亡,明白父母、家人的陪伴是有限的,每个人都会走到人生的终点,从而使人更加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光。
落叶缤纷图 张克伟绘
(摘自2018年4月6日《解放日报》 记者徐蓓整理)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