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23日 星期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市档案馆展示32位优秀共产党人感人珍贵档案
2018-05-30
字体: | 阅读:106|

“恋亲不为亲徇私,念旧不为旧谋利,济亲不为亲撑腰。”

  ——毛泽东的“家风三原则”

  “在任何场合都不要说出与总理的关系,不要炫耀自己。”

  ——周恩来“十条家规”之一

  “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作贡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

  ——邓小平对孙辈的嘱咐

  ……

 

 

观众在“习仲勋告诫子女”的展版前参观  新民晚报记者孙中钦摄

 

在2018年5月28日开幕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家风》档案展上,感人至深的红色家风扑面而来,在240余件档案资料中,观众再次学习老一辈革命家、革命先烈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优秀共产党员的家风,感受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信仰与道德风貌。

此次档案展由中央档案馆国家档案局和上海市档案局(馆)联合主办,其中20余件珍贵档案系首次在沪展出。走进位于上海市档案馆外滩馆三楼的展厅,毛泽东写给两个儿子的三封书信首先映入眼帘。信中,毛泽东勉励毛岸英“一个人无论学什么或作什么,只要有热情,有恒心,不要那种无着落的与人民利益不相符合的个人主义的虚荣心,总是会有进步的”,同时,也教育毛岸青要感谢那些关心和帮助自己的人。

1957年毛泽东在中南海与韶山亲友拍摄的一幅合影还告诉我们,新中国成立后,对生活有困难的亲友,毛泽东总是用自己的稿费给予的帮助,从不搞特殊,更从不给国家和地方政府找麻烦添负担。

周恩来也对故乡亲友严格要求。新中国成立之初,一些亲友找来北京欲谋一官半职,周恩来为此专门召开家庭会议,定下“晚辈不准丢下工作专程来看望他”“来者一律住国务院招待所”“不准动用公家的汽车”“一律到食堂排队买饭菜,有工作的自己买饭菜票,没工作的由总理代付伙食费”等十条家规。

在展品中,还有一张从厨师工作笔记中摘选的陈云日常用餐情况。寥寥几行字显示,陈云的一日三餐十分简单,早上吃稀饭、盐水花生仁、果条、椒盐桃片等6样点心,中饭是豆片包肉、炒菠菜和米饭,晚餐是虾籽豆干丁、炒豆角丝和米饭。天天如此简单,以至于厨师“抱怨”说:“首长一年到头就吃那几样普通的家常菜,我这个技术也提高不了。”

展览共展出不同历史时期32位优秀共产党人的家风故事,这些红色家风通过家书、家训、图文、影像多媒体等多种形式立体展现,看完展览,不禁令人对共产党人在理想信念、宗旨意识、廉洁自律等方面的先进性有更深感触。

(摘自2018年5月29日《新民晚报》  记者孙云)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