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4年12月26日 星期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互联网医院尽力方便老年人看病配药
2020-03-04
字体: | 阅读:147|
“互联网+医疗”在上海跑出加速度,对老百姓来说,“在家看病、送药到家”真正实现了。连日来,为帮助老年朋友学习预约,各大医院出现更多的“马甲”志愿者在自助机或便民服务中心帮助老人。不少医院表示:会持续致力“打造老年友好界面”,不论医院“跑”多快,也不会落下老人。门诊全预约绝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方案足够友好,老年朋友就能享受到便利。

 

 

龙华医院发放预约贴士方便老年人回家操作。 文汇报记者唐闻佳摄

 

眼下,上海市级医院都已开通互联网在线咨询服务,6家公立医院还首批获得互联网医院牌照。对老百姓来说,“在家看病、送药到家”真正实现了。

从2020年3月2日开始,上海市级38家医院在陆续恢复门诊和部分专家门诊之际,门诊预约制逐步推出微信预约、网络预约等多样预约方式。

“互联网+医疗”在上海跑出加速度,“在线看病”考验的可不仅仅是操作一部智能手机。老人就医难的问题能否顺势“破圈”解决?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老年患者适应看病新模式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

直击预约看病的医院:老人10分钟就能搞定

3月3日,上海第九人民医院单日门诊量维持在4000人次左右,仅为往年同期的四成左右。跳出数据细细观察这家医院,除早晨7点30分—7点50分门诊大厅外有“北欧式”排队,需要30分钟“快速消化”队伍外,此后一整天,医院的门诊大厅、各大诊区都没有出现人群聚集情况,“就诊舒适度”还是相当宜人的。

那么,门诊预约制推开后,市民尤其是老年人感受如何?

3月2日,周一,九院一早就迎来一批就诊市民,一对戴着口罩、护目镜的老夫妻在人群里尤为显眼。他们都是慢性病患者,一个来看高血压,一个来看糖尿病,因为疫情关系,“躲”在家里三周没出门,这回出门是因为——药吃完了。

为什么不在家门口的社区医院配药?老夫妻回答:以前就去社区医院看过,药品是有的,但生产厂家不一样,“我们习惯吃这个厂家的药,换了,心不定,血压、血糖都要控制不好了。”他们还补充:“预约看病很方便,根据预约时段来,十分钟看好毛病配好药,搞定!”

让这对老夫妻开心的是,花了十分钟时间,就抱回了三个月的药量——为减少医院不必要交叉感染,上海在疫情期间推进“慢病长处方”政策。

“三个月后,疫情肯定过去了!”老先生心直口快,此行唯一“不满”是没想到门口排了一会儿队,“好久没来看病,没想到门口要填那么多表(疫情相关流调表格、承诺书)。”医务人员解释:老夫妻由于不知道可以在线提前填写流调表格,所以当天走的是“人工通道”,下次“在线填表”可省掉现场排队时间。医生也反复关照这对老夫妻:医院已开通免费在线咨询服务,服药有疑问可在线问。

不过,记者获悉,听说医院从3月2日起开始恢复门诊后,也有个别老年人现场预约。在以看老年疾病为特色的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70%就诊者是60周岁以上人群。华东医院门急诊办公室主任钱敏说,医院计划在两周后推行门诊全预约,但依旧保留现场预约。原来,在前期调研中,医院发现,“不少老人不习惯用智能手机,有些人有手机,但出门不用流量。”钱敏直言。

门诊全预约有助于推动更好的就医秩序,减少交叉感染,是医院发展的大势所趋,但如何帮助老年朋友度过这段“阵痛期”,医院管理部门正在思考,并加紧制定对策。

老人:不希望去医院“头挤头”,渴望如期赴约

这两天,华东医院门急诊办公室正忙着筹备一件事,在门诊大楼显眼位置及“华东医院”微信服务号平台发布公告,告知患者院方即将推行门诊全预约,并附上详细的微信预约及电话预约流程。钱敏介绍,医院各科室还推行诊间预约,对于有慢性病的老年朋友,医生可直接为其预约复诊时间,下次如期赴约即可。

连日来,各大医院都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告患者书”,广而告之看病需预约,以及多种预约方式。值得注意的是,多家医院都提到,院方将切实做好服务,不断优化细节。

王女士家中有四名老人——自家的父母,还有公婆。“预约就诊”在上海并非新事物,只是在疫情期间加速、加大范围推开,王女士一家已度过“教学期”。

王女士坦言,不同老年人对网络适应程度不同。比如,自己的母亲预约两三回后已驾轻就熟,还学会分时段预约;而她的公婆适应速度就稍慢些。因为疫情的关系,公婆在学会在线买菜后,也学会了 “在线预约”“在线咨询”。

王女士感慨,父母也不希望去医院“头挤头”,渴望如期赴约,晚辈今后也能享受不用次次为父母预约跑医院的轻松。

医院:加紧制定推出适合本院就诊者特征的配套服务

“门诊预约制”在上海医院已推行多年,有大众基础。疫情之下,实现更有序诊疗的预约制,已经受到了很多患者的认可。记者了解到,眼下,各家医院正加紧制定、推出适合本医院就诊者特征的配套服务。

上海第九人民医院是上海最早推行门诊全预约的三甲医院,历经整整五年摸索,在这次市级医院推行预约制的进程中,几乎实现“零时差”接轨。

记者了解到,该医院目前有七大渠道预约——微信、官网、电话、医生诊间、门诊现场(便民服务中心)、各楼层自助机以及病房。

微信、官网、电话预约并不难理解,记者发现,有特色的是这里的医生诊间预约,就诊者就诊结束后,如果医生认为需要复诊,可以直接在医生诊间的电脑上帮患者拉卡预约下一次就诊。门诊现场预约也类似,患者当次就诊完毕,可以去门诊便民服务中心预约下一次就诊时间;病房预约就是出院患者可以预约下一次来医院门诊复查随访的时间。

记者登录九院微信公众号预约看到,目前门诊各学科预约已经可以分时段,精准到半小时一个时段,让患者体验“踩着点到医院”。

那么,九院预约制在疫情之下运转如何呢?根据3月2日的就诊情况看,微信预约占62.43%、网络占36.39%、电话占1.17%。从人群看,60岁以上包括60岁的占45.48%,这群人中预约比例占33.81%。在杨浦区中心医院,3月2日的日门诊量在3600人次,80%为本地乃至本区域患者。目前,该医院推出专家门诊全预约。从第一天运转的情况看,98%就诊者是预约的,还有2%大多就是老年人。由于现在还在过渡时期,不少医院依旧保留现场预约挂号,老年人们不必太担心。

连日来,为帮助老年朋友学习预约,各大医院出现更多的“马甲”志愿者,他们在自助机或便民服务中心帮助老人“在线预约”。“门诊全预约绝非一蹴而就,但只要方案足够友好,老年朋友就愿意配合。”钱敏说。记者还从龙华医院等多家医院获悉,尽管正全力推开预约制,但医院现阶段依旧保留现场预约、电话预约等传统方式,也会增派志愿者。

采访中,不少医院表示:会持续致力“打造老年友好界面”,不论医院“跑”多快,也不会落下老人。

(摘编自2020年3月4日《文汇报》  首席记者唐闻佳  记者李晨琰)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