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单位创建标准化建设实施方案
2013-11-15
字体: | 阅读:286|

     根据《上海市民政局关于做好2013 - 2014年度各级文明单位预申报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单位基本概况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以下简称基金会)是在1984年12月经中共上海市委批准成立的公募基金组织,原始基金总值3000万元人民币,现有净资产总值3.53亿元人民币。
    基金会决策机构为理事会,设理事长一名,副理事长若干名。理事会下设5个工作委员会,即基金募集委员会、项目评审委员会、宣传活动委员会、法务工作委员会和研究咨询委员会,各设主任一名,副主任若干名。理事会另设监事会,负责监督、检查基金运作、会务管理;下设办公室,负责基金会日常事务;下辖17个区县分会机构、专项基金、行业工作站。
    基金会宗旨:即“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
    基金会职责:募集、管理和使用资金,资助推进帮困助老公益事业;开展敬老爱老宣传教育活动,争取社会各界对老年公益事业的关心、支持;开展与海外、境外友好团体、友好人士的交往,拓宽老年公益事业合作渠道。
    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是上海市市级社会组织规范化达标试点单位,先后获得“全国先进社会组织”、“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全国老龄系统先进集体”和“上海慈善大奖”等荣誉称号。
二、实施标准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为了把标准化建设工作落到实处,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制订和采取以下保证措施,以便推动基金会的基础管理、项目推进、团队建设和公益服务等工作有新的发展和提高。
㈠ 强化组织领导,提升推进标准
    一是成立由理事会创建文明单位标准化建设推进小组,全面负责老年基金会的标准化建设;明确基金会办公室具体负责标准化建设过程中的检查、监督、指导等工作。
    二是坚持把标准化建设纳入老年基金会工作重要议事日程,巩固上海市市级社会组织规范化达标试点单位工作成果,坚持做到一季一分析,半年一小结,一年一总结,使之制度化、常态 化。
    三是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把老年基金会的基础管理、基金管理、公益服务、团队建设和环境建设全部纳入标准化建设范围,坚决做到全面推进,全面覆盖,不留空白,不打折扣。
㈡ 强化项目管理,提升公益标准
    老年基金会通过公益项目运作来实施对老年人群和困难老人的关爱和帮困,因而基金会创建标准化建设必须紧紧抓住项目管理这个关键。
    一是把好项目研发关。要在总结以往经验、听取社会意见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帮困助老公益项目,做到既考虑困难老人实际需求,又顾及基金会经济承受能力;既突出物质帮困重点,又兼顾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既注重传统品牌的引领作用,又创设符合形势要求的新的项目,力求使研发项目具有科学性、可行性。
    二是把好项目筛选关。项目筛选直接关系到基金会的公益效应和社会形象,因而必须认真筛选,严格把关。项目筛选必须遵循公开征集、主动申报、专家评审和社会公示操作流程;对老年人群要求迫切的帮困项目、对投入少,效果好,影响大的创投项目、对社会认可度高的品牌项目,要优先考虑,优先采纳。
    三是把好项目推进关。推荐项目通过评审或得到认可后,应办理或履行相关手续和流程,主要是:签订项目协议、拨付项目经费、启动项目实施、报告推进情况、提交总结报告、接受审计评估。凡发现违法违规或造成不良后果的情况,一经查实,除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同时取消立项资格,追回资助资金。
㈢ 强化制度建设,提升管理标准
    强化制度建设是推动老年基金会工作健康发展、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确保标准化建设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
    一是基于老年公益事业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基金会制订的各项工作制度,如《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章程》、《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关于加强捐赠收入和资金使用管理的实施意见》、《上海市老年基金会资助社会公益项目管理办法》、《关于加强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区县分会专项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使老年基金会工作切实做到操作有规范,办事有依据,督查有标准。
    二是认真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健全完善并切实执行基金会制订的各项会议制度和议事制度,如一年两次的理事会全体会议、隔月一次的理事长办公会议、每年2 - 4次的专业工作委员会会议、半年一次的区县分会会长会议、隔月一次区县办公室负责人和每周一次的办公室例会。讨论、决定工作事项的会议,必须做到准备充分、议题明确、决策民主,确保决定的事项和举措符合国家政策法规的要求,符合基金会工作的实际。
    三是根据国家对公募基金组织的管理要求,健全完善并严格执行基金会制订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其中重点抓好捐款进账核准、资金使用审批和基金增值备报三项制度的落实;大额资金的使用必须做到集体讨论,流程规范,审批严格,备报及时,确保来之不易的公益资金安全可控,万无一失。
㈣ 强化团队建设,提升素质标准
    基金会组织的公益性质要求我们必须拥有一支乐于公益,甘于奉献,敢于开拓,精于专业的优秀团队。
    一是以思想教育为抓手,增强员工的公益意识。通过党内组织生活、全体员工大会、个别思想谈心和“公益为老”先进评选等活动,开展广泛、生动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员工,激励员工,关心员工,增强员工的奉献意识。
    二是以岗位职责为核心,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要修订、完善员工岗位责任制,进一步明确员工的职责范围、工作标准、考核要求,切实做到岗位有标准,工作有考核,并通过局域网公布、宣传环境布置等方式,自觉接受社会监督;受助对象没有不良反映。
    三是以组织建设为保证,增强员工的进取意识。要合理确定市会、分会办公机构员工结构和职数,配齐配强办公机构工作人员;要结合业绩评估和评先活动,及时做好办公人员调整工 作,努力打造一个素质好、作风实、能力强的公益团队。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