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25年04月19日 星期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创建文明单位基本方针: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上海城市精神: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办会宗旨:拾遗补缺,聚焦重点,直接受益。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工作方针:创新公益、重心下移、规范运作、行业拓展。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文明创建目标:2017—2018市级机关文明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服务承诺:爱老敬老,急难帮困,促进健康,传送文化。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团队精神:热爱公益,关爱老人,文明服务,诚信敬业。 学雷锋精神,展志愿风采。弘扬雷锋精神,传承敬老传统。岗位学雷锋,争做好员工。新时代,共享未来(New Era,Shared Future);和平合作 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 互利共赢; 养老康复 学习借鉴 助力进博 服务保障。
基金会简介 代表处简介 基金会章程 组织机构 理事名单 政策法规 大事纪实 荣誉成果
本会动态 通知公告 工作简报 资料下载
捐赠指南 政策办法 我要捐赠 企业捐赠 个人捐赠 募集汇总
申请流程 助老帮困类 健康促进类 精神文化类
浦东新区 黄浦区 静安区 徐汇区 长宁区 普陀区 虹口区 杨浦区 宝山区 闵行区 嘉定区 金山区 松江区 青浦区 奉贤区 崇明区
孝亲故事 志愿活动 银龄园地 涉老法规
上海:建设更多“枢纽型”中心 实现老人“家门口”养老
2021-02-20
字体: | 阅读:89|

2021年2月18日一早,正值新年开工首日,浦东南路1658号迎来了一场街道干部的现场勘查。这里是潍坊新村街道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设工地,春节前,工人加班加点赶工,内嵌的长者照护之家、日间照料中心等设施已具雏形。

“目前,项目基建施工已完成60%,新年开工后,预计4月份就能完成基建、软装、家具配置及运营准备工作,5月份就能投入使用了。”潍坊新村街道社区服务办主任王圣艳告诉记者。

近年来,上海大力推进社区嵌入式养老,通过盘活存量资源,各街道统筹为老服务,建设了一批与老年人“养、食、居”密切相关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记者从市民政局获悉,2021年,全市将新增50家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200个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到2022年,全市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将达400家以上,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总量将突破1600家。





有别于单一功能的日托站或长者照护中心,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是集成了辅具推广、医养结合、养老顾问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枢纽型”中心,而在这一枢纽的背后,则是上海严峻的老龄化现实。2020年9月,华阳路街道综合为老服务中心建成对外开放,4栋楼面积共达4880平方米,敬老院床位达到113张,长者照护之家床位24张。“我们是目前为止中心城区规模最大、功能最全的社区嵌入式养老综合体。”服务中心运营方负责人施君洁告诉记者。

截至2019年底,上海老龄化率已达35.2%,在“9073”养老服务模式下,90%的老人处于居家养老状态。根据计划,到2022年,全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场所将新增400家,总量将达到1600家以上,助餐服务供客能力将达到65岁以上老年人的5%。

为了让老人能够花更少的钱吃到更优质的饭菜,部分社区食堂针对60岁以上老人推出九折优惠,75岁以上老人享有八五折优惠,还号召社会爱心企业参与,为辖区内困难老人提供定向补助。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智能化应用的普及,自助称量、智能结算等“智慧餐厅”服务方式也开始出现在沪上大大小小的社区中。老人享受的各项优惠补助一屏显示,一键结算。同时,为了让老人吃得更健康,不少社区食堂还推出了“智慧点餐”服务。老人选菜时,每份菜品的营养成分实时显示在眼前的电子屏幕上,通过后端生成个性化需求标签,老人得以享受数字化带来的便利和舒适。

(摘编自2021年2月19日《解放日报》  见习记者顾杰)

联系方式 | 我有话说

沪ICP备07510649号
|
沪公网安备案号31010102006172
021-62994399、62255578
主办单位:上海市老年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