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上海市老年基金会召开“口述历史”专题会。上海市老年基金会理事长胡延照,常务副理事长徐文雄,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萍,副理事长兼副秘书长李佳玉,基金募集部、项目管理部、宣传活动部、综合联络部负责人,新华社原高级记者陆国元,口述小组成员周静参加。
陆国元介绍了参与编纂《阳光下的温暖》、《口述历史》的体会。他说,之所以这样认真完成编纂工作,是被老年基金会历任领导的精神所感动,更是被基层广大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精神所感染。作为一名老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把这种精神书写好、传承好、发扬好。
胡延照首先对陆国元的工作热情表示敬意和感谢。《阳光下的温暖》和《口述历史》(暂名)的编写工作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实属不易,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胡延照在讲话中说,党和政府为老年人做了很多很多,但总有顾及不到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坚持重心下移,要抓实事、抓小事、抓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谈到“重心下移”时说,作为一名曾经的基层工作者,深切感受到基层的力量、基层的作用和基层的活力。我们要扎根于基层,发挥基层的作用,充分调动基层的积极性,这样“拾遗补缺”才有方向、才有可能尽量把阳光洒向还没顾及的角落。
在谈到帮扶“三支”回沪、知青和失智、失能、失独等高龄、独居困难老人以及老三八红旗手和老先进工作者时,胡延照动情地说,老人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为国家的建设与发展默默奉献了一切,如今应该得到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尊重老人是社会文明的集中表现。“关爱老人就是关爱自己”要成为我们的一种工作理念。
在谈到行业工作站的工作时,胡延照强调行业工作站的工作必须抓好,要让退休职工有一个“家”的感觉。光明集团的做法很好,我们可以复制、推广。我们找准帮扶对象,要积极寻求企业的合作,鼓励并引导更多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给予困难老人提供力所能及帮助。我们要鼓励、发动更多的企业,参与、支持、关心困难老人。这不是恩赐,而是责任,让困难人群有一种温暖的感觉。
胡延照说,小的泉水、小的溪水,可以汇成河流。我们要重视基层,发挥基层作用;我们要把为老助老工作做实、做好,使社会更加和谐、平稳、温暖。
老年基金会的工作是默默无闻的,但我们的内心是充实的。把阳光洒向每一个角落,是一种理念的传承,是一种价值观的传承。